高血压发生七大因素,看看你占了几条
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众多权威专家编辑的《中国高血压教育指南》指出,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20%~30%的高血压发生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为习惯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去除就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钠钾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
1高钠、低钾膳食
每天摄入少量(2~3g)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但过量钠盐摄入(>6g/d)会导致不良生理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升高血压。研究证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成正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钾能促钠排出,钾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成负相关,而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是高钠低钾。我国南方人群钠盐摄入量平均为8~10g/d,北方人群为12~15g/d,均大大超过WHO推荐的5g/d的标准。我国人群每天钾的摄入量只有1.89g,远低于WHO推荐的3.51g。
2超重/肥胖
适当比例的体脂是人体生理活动之必需,过量的体脂会影响健康。体脂轻至中度增加为超重,重度增加为肥胖。肥胖者血液中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引起胰岛素抵抗、血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和炎症因子增加等,造成机体损害。肥胖者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和2.5倍。身体越胖,心输出量就越大,血压就随之越高。
3过量饮酒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患者中约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下降,但随后会升高。大量饮酒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及血压波动性增大。有大量证据表明,过量饮酒是心脑血管病、肾衰竭、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认知功能受损和老年痴呆等的危险因素。重度饮酒者脑卒中死亡率比不经常饮酒者高3倍。
4精神长期过度紧张
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工作节奏增快、竞争压力加剧、人际关系紧张,使社会群体普遍压力加大,长期过度的心理反应会明显增加心血管风险。人在紧张、愤怒、惊恐、压抑、焦虑、烦躁等状态下血压会升高,同时心血管病风险也相对增加。
5吸烟
烟草中含多种等有害物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氧化应激、损害血管内膜,使血管收缩,血管壁增厚,动脉硬化,不仅使血压升高,还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猝死、外周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婴幼儿尤其容易受到二手烟中有毒物质的侵害。烟草中的有害成分通过胎盘而直接损害胎儿的心血管系统,因此孕妇主动或被动吸烟都将对孩子形成损害,而且这种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
6体力活动不足
我国城市居民(尤其是中青年)普遍缺乏体力活动,因而心血管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体力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适量运动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改善内皮舒张功能,促进糖脂代谢,降低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疾病风险。
7高血压发病不可逆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不可逆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