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安全度过冬天
每年冬季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的高峰期。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高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这个时期的预防保健工作。
为什么冬季血压容易波动呢?血管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即寒冷时血管收缩,而里面的血液并没有减少,此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要大一些,便会引起血压升高;天热时血管扩张,同样血管内的血流量没有显著变化,便会引起血压下降。特别是在温度突然变冷或者温差较大时,血压变化更明显。冬天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幅度一般在5~10mmHg,最高可达20mmHg。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迈过这道坎,控制好血压呢?
1.适度运动
高血压患者冬天运动要特别注意,老年人晨练的时间不提倡过早,最好在早餐后8、9点左右或者傍晚时分,如果晨练过早,清晨的低温会使血管骤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甚至可能引起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早上运动前应先服降压药,吃完早饭,等吃的降压药开始起作用了,血压也保持正常,再做运动比较安全。活动方式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快走、打太极等锻炼方式,不要进行激烈运动。
2.注意饮食
冬天由于寒冷,人们会多吃一些来御寒,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而户外活动减少,因此饮食一定要限时限量,避免吃太饱而增加心脏负荷。平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动物脂肪或者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等,同时要控制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钠盐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高血压患者最好控制钠盐摄入量在3~5g/天,少吃咸菜、腊肉等含盐量高的食物。
3.起居有常
避免身体受凉:高血压患者多为老年人,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的耐受性明显降低,由于冬天温度下降,人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发,同时肾上腺素又能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样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冬天外出最好戴上帽子和手套,穿保暖性强的衣服。
在这凛凛寒冬之时,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并注意监测血压(每日1次或2次,可在早晨起床前和晚上入睡前),此外再坚持做到上述几点,维持平稳的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撰稿:张铌雪
小编:潇潇
审稿:姚魁武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