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左室肥厚
病案举例
王大爷今年76岁,罹患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多年。多年来坚持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美托洛尔等。医院全面检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壁增厚,左心室重量指数大于克每平方米,医生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简称为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王大爷询问医生,左心室肥厚是怎样发生的,可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治疗。
点评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主要是与血压控制不良或收缩压忽高忽低,反复波动有关。持续或反复波动的血压升高会从两个方面引起左室肥厚:一是血压持续升高使得小动脉收缩、痉挛,造成外周阻力增大而不断增加心脏后负荷。这样,为了保证有效心博出量,左室心肌就会出现代偿性肥厚。二是收缩压的反复波动会刺激儿茶酚胺分泌大量增加,使得心肌蛋白合成速率加快,容易造成心肌肥厚与纤维化改变,左室重量不断增大。
一般认为,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比舒张压增高更为危险的疾病,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病死亡及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它的病死率较无左室肥厚者增加5~8倍。临床资料表明,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心肌缺血发生率高达50%~60%,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在50%左右。由于左室肥厚引起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既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征,又是引起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高危因素。总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关系密切,因而应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提高警惕,充分认识其危害,加强预防和治疗环节。
老年高血压病人对左室肥厚的预防,关键是要积极控制血压达标,维持收缩压低于毫米汞柱,以降低心脏后负荷,避免儿茶酚胺过多分泌,防止其对左心室的不利影响。实践证明,凡是收缩压得到有效控制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发生率很低,即使已有十几年病史,也没有检出左室肥厚。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治疗现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只要合理选用降压药,就会取得逆转左室肥厚效应,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拮抗剂联合应用一年以上,可使绝大多数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不同逆转,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重量指数都会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心脏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特约专家、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医师韩咏霞
编辑:陆彬彬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