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究常吃这三种油增糖尿病风险,孕期高
孕期高血压增加后代多种精神疾病风险
近日,《高血压》发表了一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后代精神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严重程度会增加后代患有任何儿童精神疾病的风险,且孕妇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能加重该风险。
这项研究纳入对母婴,随访儿童年龄在6.4-10.8岁。通过孕妇的医疗记录,确定其就诊时测量的血压、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他特征;通过《医疗保健登记册》确定儿童是否被诊断为精神疾病。
研究者估计了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的严重程度与后代在儿童时期患任何心理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孕妇妊娠和慢性高血压,先兆子痫及其严重程度显著增加了后代患任何儿童精神疾病的风险,其中先兆子痫HR=1.66,严重先兆子痫HR=2.01。
研究者同时检测了母体超重/肥胖、患孕前高血压和糖尿病对后代的精神疾病风险是否具有累加作用。结果发现,孕妇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会加重后代患有精神疾病的风险。
该项研究结果提醒了对孕妇进行高血压防治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儿童精神障碍的病因提供了启示。
常吃这三种食用油显著增加糖尿病风险
近日,《营养学杂志》发表了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团队对国人食用油种类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研究。结果发现,经常食用猪油、花生油、植物调和油可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明显增加,而用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不增加糖尿病风险。
该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纳入1.5万余名无糖尿病的受试者,其中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每次调查时评估各种食用油3天的用量,并计算累积平均食用量。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
结果发现,猪油、花生油、植物调和油用量处于最高三分位的受试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较不食用这些油的受试者分别增加31%、36%、42%。但食用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较多的受试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未显著增加。
据估算,如果每天用一汤匙(8g/kcal)大豆油来替代猪油、花生油、植物调和油或其他植物油,2型糖尿病风险将降低3%。
研究者表示,不论食用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均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天冬氨酸转氨酶异常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相关
近日,《肝病学》发表了我国湖北省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发现肝损伤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潜在危险因素或为新冠肺炎相关的肝损伤提供重要解释。肝损伤指标升高,尤其是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论文作医院李红良教授等人。(Hepatology.5月2日在线版)
这项研究纳入例湖北省新冠肺炎成人患者,分析患者肝损伤指标分布和时间分布,并确定其相关因素和死亡风险。
结果发现,肝损伤的动态变化在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中不同。其中,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AST首先升高,而后ALT升高,ALP在住院期间略微升高但基本上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新冠肺炎重症及非重症患者中,TBIL水平的波动较小。与住院期间其他肝损伤指标相比,AST异常与最高的死亡风险相关。
此外,与肝损伤指标升高相关的常见因素包括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以及性别为男性。研究者表示,在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应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编辑:李慧
审核:蔡增蕊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