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教授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治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赶着末班车加入到二胎妊娠的大军中来,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将随着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临床上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哪些预防管理措施和监测系统呢?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医院范玲教授,范教授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以更好地保障孕妇的安全妊娠。
中国妇产科在线:范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妇产科在线的采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生命健康,早期识别该病的发生对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对母儿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有哪些方法呢?
范教授: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前几年相比,我们感觉在发生率上减少了很多,也许是跟我们国家各个地区针对孕产妇做的三级保健比较好有关,医院对孕产妇的保健做的好,能够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预防,防止其加重,医院的人群就减少了。但是,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孕妇人群逐渐增加,将来可能一段时间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者叫子痫前期-子痫综合征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这点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对易发子痫前期人群进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已经有了两版关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治指南(年及年),但是在对其预测方法方面没有得到专家们的共识。既往曾使用的方法如:平均动脉压的升高,或翻身试验(即体位的改变导致血压的变化),以及测量尿钙、血清尿酸水平等进行预测,但是现在这些预测方法都没有得到专家公认。另外一方面就是从易发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上进行预测,比如高龄产妇(尤其40岁以上)、肥胖(体质指数(BMI)≥28kg/m2)、以前有过子痫前期病史的人群,再次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两次妊娠间隔时间长短与发生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有关,两次间隔时间小于两年或大于十年,也是增加再发子痫前期风险的重要因素。所以应综合以上所有因素来考虑孕产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对于预测方法,医院常用的是CVT,又叫桡动脉血流图,即通过测量桡动脉血流的波形来反映血管弹性、外周阻力、血液粘度、血液滞留时间等。图形对预测是否会发生子痫前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图形的k值大于0.4,说明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近几年,这种检测方法有得到了改进,将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高龄、肥胖、子痫前期病史等都设计融入了系统中,对预测是否会发生子痫前期准确性更高。
2.中国妇产科在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通过对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以降低其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可以采用哪些预防管理措施?
范教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首先应该加强对人群的宣教,比如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合理的体重管理,让大家认识到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情况容易发生血压高。而对医务人员来说,也要有这个意识,无论是血压和蛋白尿还是其他系统受累的指标,均依赖于临床检查和发现,并与检测时间和频度以及手段有关,不规范的产前检查可能会漏掉对早期症状的识别。无法早期发现这些问题,也就无法进行早期干预预防。例如现在很多孕妇说做过很多次产检,但每次产检就做个B超,认为只要B超显示胎儿正常就万事大吉,这个概念要纠正。因此对来产检的孕妇,每次测血压、量体重是必不可少的,再结合孕妇的症状,即可早期诊断。从预防上来说,以上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点就是要从那些容易发生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着手。现在很多因为二胎政策放开而妊娠的孕妇普遍年龄较大,这个是没法选择的,但是对于初孕妇来说,选择生育年龄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一个预防措施。年龄大于35岁、体重过重、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两次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等,这些容易引发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都要尽量避免。现在得到国际上公认的预防措施就是,如果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再次妊娠时建议孕12周以后,16周以前(强调)小剂量(小于mg)服用阿司匹林,最少持续到28周,能有效地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人会问其他方面比如补钙是否能预防子痫前期,对于原本低钙的人群,每天补充1g的钙对预防子痫前期是有作用的,但是不主张对普通人群均补钙。
3.中国妇产科在线:因为孕妇的特殊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用药需谨慎,那么药物治疗过程中,系统性的监测方法比如范教授刚提到的CVT系统,有哪些临床应用价值呢?
范教授:桡动脉血流图即CVT监测系统我们应用已经很多年了,其对子痫前期预测和在评估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我们的体会还是比较深刻的。这个系统除了能看到孕妇血流情况,还有每博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孕妇心脏功能。另外还有血管外周阻力、血粘度、血液的留滞时间、更新率等都能帮助我们判断孕妇的循环情况,因为我们知道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基础就是全身小动脉痉挛性收缩,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是这样的改变,根据CVT中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可以分为高排低阻型、低排高阻型及正常排正常阻。根据这些具体的数值来给孕妇相应的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因此,通过这个图形不但能了解孕妇的循环情况,还有利于指导我们进行治疗。
声明:本文由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专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