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诊断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自我保健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自我保健

年龄和血压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国内外大量血压普查的结果来看,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比40岁以下者至少高3倍以上,所以有人认为高血压病是种老年病。

一、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超过正常水平就是高血压,血压≥/90mmHg。

二、引起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

一种是由中青年时期的高血压延续而来,以舒张期血压升高为主,即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种是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所致收缩压升高为特点的动脉硬化型高血压,占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大部分,其他继发性高血压较少见。

三、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1、由于动脉硬化的原因多数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相对较低。

2、血压容易波动,如不同季节、精神刺激、劳累等均可引起血压波动,其收缩压的波动可超过40mmHg,舒张压波动可超过20mmHg。

3、由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血压的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对体位变换的调节失常,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老年人对各种降压药物很敏感,应掌握好降压药的品种和剂量。

四、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性。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在于能引起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其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脑肾血管硬化,如果血压控制不好,60岁以后发生中风、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脑出血是老年人高血压最常见及最危险的并发症,长期的血压升高,脑部已硬化的小动脉可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瘤体可破裂而引起脑出血,一旦发生中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

五、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一)三高。

1、患病率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目前全国有近1.6亿人患高血压。

2、致残率高:心血管病死亡率占41%,脑卒中每年万人,其中超过半数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肾功能衰竭者以每年8%速度递增。

3、死亡率高:全世界每年有万人死于高血压。高血压如不治疗,50%死于冠心病,33%死于中风,10%—15%死于肾功能衰竭。

(二)三低。

1、知晓率低: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部分人只有偶然测量才发现。

2、服药率低:只有20%的高血压患者按医生的指导在服药,不少病人则吃吃停停,症状消失就停药,这种不正规的治疗有害无益,贻误终身。

3、控制率低: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得到满意的控制,血压降至理想水平,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以致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使致残率和死亡率在近30年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升。

我国从年开始把每年的10月8日作为高血压防治宣传日,这对高血压的防治,提高国民体质,将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三)三个误区。

1、不愿吃药:宁愿用降压帽,降压腰带,降压鞋等。

2、不难受不吃药,有症状才吃药。

3、不按病情吃药,按广告,按传销,按病友介绍吃药。

六、高血压与寿命。

由于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时刻威胁病人的生命,所以许多高血压病人对能否长寿常常抱消极态度,其实不少高血压病人也可以活到80甚至90岁以上。我们曾经调查过名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25人是高血压患者,说明高血压病也可以长寿。高血压病人能否长寿关键在于能否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只要能治疗依然可以长寿,因此,如果患有高血压的话并不要悲观,但也不能持无所谓的态度,一定要科学的认识和积极治疗高血压,只要能做到这两点,我相信不少高血压病人仍能长寿。

七、怎样预防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高血压为其祸根之一。高血压是能够防治的,其办法主要改变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加强自我保健。

1、经常测量血压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举措。高血压病的隐患始于青少年和家族史的人群中,如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46%;如父或母一方患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患病为28.3%。为此,卫生部提出,对35岁以上的成年人建立首次内科门疹测量血压制度,以保证及时得到诊治。

2、控制肥胖,保持正常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所以,控制体重对防治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

3、控制血脂升高,保持血脂正常。因为高血脂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变窄,血流不畅,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4绝对不要吸烟,因为吸烟和酗酒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5、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

6、注重心理卫生,心理因素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老年人要善于自我调整情绪,学会排解忧烦,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兴趣和爱好,保持乐观情绪。

7、讲究科学合理饮食。

三和乡卫生院编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北方乌发口服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d/7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