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疾病后遗症

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50806/4673241.html

摘要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与妊娠期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孕妇在不同孕周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妊娠16~21周和28~33周时,对照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38.90±6.07)nmol/L和(49.00±12.92)nmol/L;A组为(37.80±6.63)nmol/L和(48.00±12.84)nmol/L;B组为(29.60±6.98)nmol/L和(34.80±7.76)nmol/L;C组为(23.90±3.89)nmol/L和(28.40±4.46)nmol/L。孕晚期的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孕中期升高。A组、B组、C组在不同孕周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依次递减。B组、C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降低,而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孕妇25羟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早于子痫前期临床症状的出现,可协助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25羟维生素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预测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它的发病率为5%~10%。它是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探索其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蛋白A、高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类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生化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等超声指标,基因多态性与其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维生素D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循环中它的活性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孕期25-羟基维生素D缺乏不仅增加母亲罹患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等疾病的风险,而且还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增加婴儿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医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44人为A组,轻度子痫前期27人为B组,重度子痫前期50人为C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分类标准依据五年制第8版《妇产科学》[2];并随机抽查同期正常妊娠60人为对照组,均为单胎。其在入选前2个月内均未服用过各种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无其他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各组间在年龄、妊娠周数、孕产次数和体质指数(BMI)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1.2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经过其知情同意后,于妊娠16~21周和28~33周时抽取禁食12~14h的静脉血5mL,经离心机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按照仪器及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由广州菲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安图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ADCELISA400)。所有标本为正常标本,均无溶血现象,抽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孕妇不同孕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各组组内在妊娠16~21周和28~33周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较孕中期升高。见表3。

2.2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显示B组、C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在妊娠16~21周和28~33周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A组、B组、C组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时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是依次递减的。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产时的刺激以及产后机体的生理性变化均可导致病情迅速加重。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该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做到及早预防和干预,降低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维生素D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1)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维生素D可促进血管的再生,当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下降,尤其是低于50nmol/L时,胎盘生长因子的浓度也会相应降低,故推测维生素D对于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3]。

2)免疫调节机制:当1,25-二羟维生素D3与维生素D受体相结合后可调节免疫细胞的转录活性,抑制或上调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h1细胞、Th2细胞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途径[4]。因为子痫前期的孕妇具有更高水平的促炎性因子如TNF-α、IL-6等,以及低水平的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5-6],而维生素D作为免疫调节剂,可增加IL-10的表达,以及降低Th1介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FN-α、TNF-α、IL-2等)的表达[5],从而降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3)影响钙离子吸收:Reslan等人的一项研究推测,维生素D缺乏致使钙离子吸收的降低,从而引起子痫前期的发生。他们通过体外动物模型来验证这一假说:在大鼠,血浆钙离子浓度降低可增加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平滑肌的能力从而出现子痫前期样改变[7]。另外,维生素D对血压的影响,也从侧面说明了它与妊娠期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在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其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25羟维生素D水平可协助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孕妇孕早期尚未建卡,缺少孕早期25羟维生素D的基础水平情况。其次,病例组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还有待大样本系统性试验证实。

参考文献:

MurthiP,YongHE,NgyuenTP,etal.Roleoftheplacentalvitamindreceptorinmodulatingfeto-placentalgrowthinfe-talgrowthrestrictionandpreeclampsia-affectedpregnancies[J].FrontiersinPhysiology,2016,51(07):43.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6.

[3]SmithTA,KirkpatrickDR,KovilamO,etal.Immunomodu-latoryroleofvitamindinthepathogenesisofpreeclampsia

[J].ExpertReviewofClinicalImmunology,2015,11(09):1055-1063.

[4]ShinJS,ChoiMY,LongtineMS,etal.Vitamindeffectsonpregnancyandtheplacenta[J].Placenta,2010,31(12):1027-1034.

[5]RoyleC,LimS,XuB,etal.Effectofhypoxiaandexogenousil-10onthepro-inflammatorycytokinetnf-αandtheanti-an-giogenicmoleculesolubleflt-1inplacentalvillousexplants

[J].Cytokine,2009,47(01):56-60.

[6]PenningtonKA,SchlittJM,JacksonDL,etal.Preeclamp-sia:multipleapproachesforamultifactorialdisease[J].Dis-easeModels&Mechanisms,2012,05(01):9.

[7]ReslanOM,KhalilRA.Molecularandvasculartargetsinthepathogenesisandmanagementofthehypertensionassoci-atedwithpreeclampsia[J].Cardiovascular&HematologicalAgentsinMedicinalChemistry,2010,08(04):204-206.

作者:王仙仙王亦雄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jbhyz/10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