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疾病后遗症

我ldquo被rdquo高血压了

最近,一则新闻被“刷爆”朋友圈,那就是—高血压的定义不再是/80mmHg,而是最新的/80mmHg。

很多朋友惊出一身冷汗,怎么分分钟我就“被”高血压了?

3点改动,你该知道!

美国心脏协会(AHA)年的学术年会上公布了新版美国高血压指南,这是14年来首度对血压标准做出修正。

高血压定义到底怎么改了?一张表告诉你!

分类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mmHg

<80mmHg

血压升高

-mmHg

<80mmHg

高血压1级

-mmHg

80-90mmHg

高血压2期

≥mmHg

≥90mmHg

有3点需要特别指出:

1更改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由原来的/90mmHg减小至/80mmHg。

2高血压分级重新划分

重新定义为:

正常血压

血压升高

高血压1级

高血压2级

3在测量血压方面

建议使用合格的设备(推荐使用臂式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在晨起服药前及晚餐前(即我们之前提到的血压升高的两个高峰时期)各测2次血压,每次测量相隔1分钟,取平均值记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新版指南的“爆炸性”改动,小哈要跟您说的是“冷静、淡定”。

血压“高”了,我该怎么办?

首先,您需要明确您的血压升高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

  建议您在每天清晨(7-9点间)和傍晚(17-18点间)同一时间定时测量血压,连续测量7天,排除第1天,用后6天的血压值算平均值。

如果您的最终数值没有超过/80mmHg,那么您突然血压升高可能是暂时的,可能为运动、情绪激动、服用了有升高血压作用的药物或测量方法不标准引起;

如果最终数值超过了/80mmHg,那么就说明您目前血压已经达到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您需医院就诊,由心内科医生根据您的自身体质情况、基础疾病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您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血压“超标”就得吃药?错!

再让我们看看新版指南对于高血压治疗是怎么说的: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衰等)或预期在1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超过10%的患者,在血压超过/80mmHg时(即新指南定义的高血压时)应开始药物治疗血压;

而对于目前没有心血管疾病或10年内风险小于10%的朋友,在血压超过/90mmHg时(即以往定义的高血压标准时)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小哈来划个重点:

也就是说,对于血压处于~/80~89mmHg(新版高血压1期分类)中间波动的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您可以理解为您的血压指标目前处于“黄牌警告”状态,即目前还属于高血压的早期阶段,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如保持心情舒畅、少食油腻、偏咸食物、多饮水、减轻工作生活压力等),血压水平就可以获得改善。

新版指南严格限定了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不是说只要达到这个标准的人群都要马上开始服用药物降压,而是强调“防患于未然”,强化家庭长期监测血压和早期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高血压指南什么样?

其实,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改变并不是“平地一声雷”,您大可不必惊慌。来看看我国对于高血压的指南是什么样的: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版)中,高血压诊断标准没有变化,但随着逐年的修订、更新,我国指南中也建议:

正常血压高值(~/80~90mmHg)者,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专家介绍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版)时也提到,我国版防治指南也将对于高血压的标准进行一定调整: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非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降压目标应低于/90mmHg,部分可降至/80mmHg上下。

通过今天的讲述,您明白了吗?总结一下:

新版指南将高血压的定义下调至/80mmHg,同时将高血压的分类也做了进一步更新。进行上述改动并不是突如其来,您不必因为高血压标准更加严格而出现恐慌、焦虑情绪。

如果您在平时生活中发现血压升高,我们建议您先按照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自测7天血压,算出自己的血压平均值,若最终数值超过了/80mmHg,您需要及时就诊,让医生进行评估。

而且,并不是达到高血压标准就一定要服药降压,对于目前还处于新版高血压1期分类中的朋友,我们提倡您早期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控制血压。

  很多高血压朋友习惯在服药过后监测一下自己的血压情况,但是,服药后血压维持在多少比较好呢?控制血压是越低越好吗?

  下周我们将带来《控制血压,越低越好吗?》,为您讲述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几点注意事项。更多科普文章,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jbhyz/10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