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并发症多,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发症的出现直接增加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最为显著。那么,为了有效控制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呢?小编整理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人群有很多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肥胖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肾脏疾病及周围植物神经紊乱等慢性并发症。既要有效降低血压又要避免使糖代谢、酯类代谢紊乱加重,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的治疗应该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为积极。
在诸多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α1受体阻滞剂。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这几类药物的应用原则如下: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能够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且长期应用对患者的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另外,由于其能逆转心室重构,减少蛋白尿,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类药物在单独使用过程中,其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类型降压药物,例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其降压效果较为显著。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该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较为相似,它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并且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没有诱发患者干咳的副作用,对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常情况下,在临床上此类药物被推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治疗药物。
3、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膜,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血压下降,并且不会影响糖脂代谢,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短效钙离子拮抗剂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心慌及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因此,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副作用相对较小,降压作用更显著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长效钙拮抗剂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ACEI或ARB治疗基础上的首选联合用药。
4、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分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由于前者能够对糖脂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抑制血管扩张,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加重,因此,通常情况下,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不适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糖脂代谢几乎没有影响,可降低糖尿病人的冠心病事件,比较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那些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的患者。需要强调的是,β受体阻滞剂能够掩盖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因此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该慎用此类药物。
5、利尿剂
利尿剂的降压作用较为缓和,小剂量利尿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不会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也不会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如果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就会诱发血糖、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升高和低钾血症,因此,临床上不推荐将利尿剂作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利尿剂与ACEI/ARB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减少,从而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心血管病发生率。
6、α1受体阻滞剂
α1受体阻滞剂具有一定降低血压的作用,并且对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但是某些α1受体阻滞剂能够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并且易于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此类药物不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仅在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的高血压患者中应用。
总之,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严格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地延缓心脑血管病或微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延伸阅读
心脏病来袭,这7大信号要警惕!
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3种心脏检查的临床意义,最详细解读!心梗突发的8个典型症状,救治方法的4个要点汇总
CT、核磁、B超及磁共振这四种检查,巧比喻,易区别
运动也要讲方法,过度运动不可取!
放完支架,难受!莫慌!
那么多年的降压药都吃错了?高血压要注意这四点!
心梗发作,硝酸甘油能救命之外,还有谁是更优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