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实践指南
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年将血压低于/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将收缩压~mmHg,舒张压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定为“高正常血压”,也就是血压“正常高值”。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
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算高血压,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认为无需医治。
规定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要高。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或并发心、脑、肾损害,则风险增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
我国
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
其定义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现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我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统一。
美国美国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将血压水平分为四类:
正常血压( ≤/80mmHg),
高血压前期 (~/80~89mmHg),
1期高血压( ~/90~99mmHg),
2期高血压 (≥/mmHg)。
较以前的突出改变是将原来正常的血压/80mmHg定为“高血压前期”,而将正常标准血压降至/75mmHg。降低正常血压标准,一方面提醒人们早知晓、早治疗、早控制,但另一方面,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会有较大上升,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任务更加繁重。在高血压前期需要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年龄40—70岁的人,血压水平自/75mmHg起,每增加20/10mmHg,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相应增加1倍。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重要。因此,必须将收缩压降至—mmHg以下。
欧洲
《年欧洲高血防治指南》中,提出了不同血压测量方式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
诊所血压为/90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为/80mmHg,
家庭自测血压为/85mmHg。
降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降至/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降至/80mmHg以下。
日本
日本高血压学会议的正常血压是/85mmHg,理想血压是/80mmHg。
该学会还设定了高龄者的正常血压:
60—69岁/90mmHg,
70—79岁~/90mmHg,
80—89岁~/90mmHg。
各国差异原因在高血压标准的制定上,各国为何会出现微小的差异呢?欧美在高血压标准上的新规定只是增设了“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所谓“高血压前期”数值,或部分调整了“正常血压”的范围,并没有修改世卫以往对高血压临床诊断/90的标准。这些新规定的目的在于提前开始高血压预防措施,使医疗干预力度加强,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控制血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美国“高血压前期”的提法,专家认为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本来就相对不足,“高血压前期”的说法可能会导致一些医生在治疗上“用力过猛”,造成更大的医疗负担;二是怕一些病人一听到“高血压”就过分紧张,干扰正常治疗。
血压和年龄的关系密切,年长者需要特别注意。
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实践指南
原文摘要:年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了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为了使指南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及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均具有可操作性,指南制定者创新性地提出两种血压管理标准:“基本标准”适用于资源相对匮乏地区,而“理想标准”适用于资源充沛地区。指南力争做到简单明了、适用于所有血压管理者。相信这样一版有针对性的高血压实践指南,将会对降低高血压相关疾病负担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对新指南在高血压诊治方面的要点及其与其他高血压指南的主要差异进行概述。
设定目标,将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
Settinggoalsturnstheinvisibleintothevisibl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