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的不良习惯,看看你有吗
在日常生活中,家中会放些常用药,以备急用,但药并不是随随便便吃下去就可以的,服药时除要遵医嘱外,还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正确服药方法,能够最大限度保障用药的有效、合理、安全。有些不良习惯,不仅会影响药物疗效,还会导致潜在的毒副作用。
服药前
应仔细查看药品的名称、有效期、及注意事项,过期药品禁止服用,药品开封后,注意防潮,储存在相对干燥的地方,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应避光保存。在服用糖浆时,切忌把糖浆瓶口直接与嘴接触,避免因瓶口粘上细菌而使糖浆液污染变质,应倒与专用的,标有刻度的服药杯,开启后的糖浆液冬天不超过3个月,夏天不超过1个月,放置在冰箱中冷藏,温度4℃~15℃。再次服用时应对着光线看,如变质,不能再服用。
用药剂量、时间要准确
不能因症状改善不明显,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和缩短时间,剂量过大,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中毒,抗生素一般6-8小时服用1次,因为这些药在血液中维持有效治疗浓度是6-8小时。漏服药物后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补服,以免因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
餐前服药时间
餐前30分钟-60分钟,随餐服的药物是在吃饭时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才能发挥作用。餐后服药是在饭后15-30分钟,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需在饭后服用。睡前服药是在睡觉前30分钟服药。人体晚上的血压偏低,降压药不宜在晚上服用
正确的服药姿势
忌躺着服药和干吞药片,特别是卧床、重病在身的老人,习惯躺着服药,躺着服药,口服药片和胶囊容易长时间滞留在食管壁上,药物浓度大,造成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严重时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糜烂。造成食管损伤,还容易误吸,食管和气管离得很近,一旦药片吸入气管,会引起呛咳,很容易引起窒息,威胁生命。药物起效慢,人体食管有三处狭窄,当药物经过时,容易滞留,干吞药片,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药物到达胃肠所需的时间变长,影响疗效。应该是端坐位或站立,如果服药者不能完全坐起来,在服药的时候,家属协助服药者至少应该抬高上身再服药,服药后不要立即平卧,稍停留片刻。
药物不可随意混搭
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有可能造成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容易引起肝损伤。
双硫仑样反应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和头孢类的药物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无法代谢而产生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甚至休克,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抑制、急性心力衰竭,水肿、甚至猝死。切记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需服药,医院就诊,杜绝滥用药物,否则会导致流产、畸胎、或死胎。
禁忌用饮料送服药物
某些药物+饮料=毒药。牛奶送服,牛奶中的钙可以和药物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不能吸收的物质,影响疗效。果汁送服,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使药物提前分解,人体小肠内有一种酶,可以抑制肠道和肝脏中某些酶对药物的代谢导致浓度升高,造成药物中毒。如西柚汁可以使辛伐他丁的血药浓度升高10倍造成肌肉毒性或肝脏毒性的风险升高。茶水和咖啡送服可导致严重的中枢兴奋作用。茶叶中含有很多种结构复杂的成分,服铁剂时不要喝豆浆,正确的方法是ml-ml温白开水送服药物。
服药期间饮食的禁忌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食盐的摄入,钠摄入过多会加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淀粉、糖、高热量的食物。如果不控制饮食,即使用胰岛素都不能控制血糖,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治疗的胃-食管患者,应该避免饮酒、食用巧克力,肥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富含淀粉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加重胃内容物反流,加重病情。
药物掰开服用禁忌
药物能不能掰开、研碎、咀嚼、服用,取决于药品的剂型,有的药物如控释制剂,缓释片就不能掰开,如拜新同,如果掰开或研碎大量的药物突然迅速释放,会造成严重的低血压和反射性的心动过速,对于肠溶胶囊药物,如果打开胶囊服用,就破坏了药物预期在肠道中的定点释放,造成药物对胃的刺激或者药物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在胃酸中被破坏了。药片中间有一道划痕是可以掰开的。
持续用药谨遵医嘱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服用某些药物后,不适症状消除了,应减少用药或者停止使用该药品,但慢性病需长期服用的除外,比如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一顿都不能漏服,并不是血压降至正常,就停用,血压升高再继续服用。长期服用某种药品后,仍达不到效果,医院咨询相关医生。
家庭用药应有专人保管,最好上锁,药品放到专用药箱(盒)里,标识醒目,置高处,避免儿童误服、错服,发生意外事故。
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用药环境。
来源:李华
审核:阙静
编辑: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