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什么
夏季到来,温度会越来越高,湿度大气压高,而这些都可能对人体血压造成影响,使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进而产生不适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
季节变化,请注意血压波动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血压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就一天来讲,通常白天血压比夜间高,清晨和上午8~10时血压偏高,而深夜或凌晨时血压偏低。
血压变化的季节性特点因为血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大小。
冬季,大家都会发觉手脚变凉,这是因为气温低,人体通过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损耗,达到保暖的目的。但这样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
夏季气温高,手脚暖和,这是人体通过外周血管扩张来达到散热之目的,但随着血管扩张必然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也会随之降低。
此外,夏天细菌繁殖迅速,若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不洁食品或贪食冷饮,有可能诱发急性胃肠炎,出现呕吐腹泻,则可进一步降低血容量,导致血压下降。
夏季用药,不可随意减量血压变化的特点研究提示,不论地域、种族、年龄、性别、是否患有高血压,都存在血压的季节性变化。冬季时血压最高,夏季时血压最低。但夏季由于气温高,也会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引发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
因此,炎热的夏天也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故夏天高血压病患者应当根据自身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
高血压患者服药原则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可适当减少服药剂量,服药血压下降后,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用,最好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物制剂。夏季的降压治疗,只有在“降压达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安全。降压达标不仅意味着血压降至目标值,而且要求达标。
临床应用中,控释剂型显示出较缓释剂型和长半衰期等剂型更平稳的血药浓度。随时间推移,缓释药物释放的药量逐渐减少;长半衰期药物通过给药的叠加效应来达到相对的平稳,但给药间隙的血药浓度会有波动;控释剂型的释放则属于零级动力学,药物的释放量始终是恒速、等量的,能达到真正的平稳、长效。
控制血压,做好家庭保健1
睡眠要充足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温度适宜而幽静的休息环境。除夜间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外,每天还可午睡半小时左右,这有利于保持血压稳定。
2
补充水分
夏季由于天气热,出汗较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集成小栓子,易导致心肌梗死及脑血栓等严重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首先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加大新鲜水果的摄入。有糖尿病的人,应以清茶或凉开水为主。补水要注意“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摄入过多水分,造成心脏、肾脏负担过重。另外,高血压者容易在清晨发生中风和心脏病,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在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粘稠,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3
清淡饮食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芹菜、黄瓜、香菇、茄子、大蒜及苹果、香蕉、西瓜、红枣等。同时要忌烟酒,暴饮暴食,以免因此而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并发症。
4
活动要适度
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进行健身锻炼,但应避免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可盲目加大运动量,以防能量消耗过大,影响血压和体温调节中枢,诱发血压持续升高。
5
注意室内外温差
夏季因为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待在空调房里面。但是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在使用空调时,温度一定不能过低,室内和室外温度不能超过8度,防止温差变化促使脑部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引起血管破裂。
6
保持情绪稳定
烦躁的情绪会使人的血压升高。夏天天气炎热,湿度大,高血压患者除注意调节居室温度外,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态,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以有利于血压的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恺,何红.高血压患者夏季和冬季动态血压监测值的差异[J].中华高血压杂志..Vol.24.No.6.
2.涂晓文.高血压病患者的夏季调整降压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No.25
李妍
医院
心血管内科
科室副主任
专业特长:
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分叉病变等,以及心力衰竭三腔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起搏治疗、肾动脉狭窄、颈部血管狭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