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会高血压如何分级分期
首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未建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期,而是采用分级的描述方法。对于血压水平可按照以下方法分类:
(1)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3)1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4)2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5)3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6)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
门诊就诊的患者,其血压水平以就诊时门诊医生测量的血压值为准;住院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入院时接诊医生所测量的血压值为准。
若患者新发现血压升高,如血压在-/90-mmHg之间,则预约患者重复测量(一般间隔2周),如非同日三次血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则诊断为高血压。若初诊时患者血压≥/mmHg,应立即予以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安全的水平之下后再进行进一步评估。
很多患者既往已经明确诊断高血压并接受药物治疗,在此情况下所测得的血压数值不能反映其真实血压水平,因此不宜据此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分级,只需在高血压的诊断之后注明“已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或“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即可。
目前很多医生常会在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的高血压诊断之后注明危险分层,这种做法似有不妥。危险分层主要用于判断患者预后或为治疗决策提供参考,而患者常难以理解危险分层的正确含义。
例如,若危险分层属于低危,可能会降低患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若危险分层属于高危或很高危,患者可能会误以为“病危”,从而导致不必要恐慌。
因此,一般不主张将危险分层(如高危)写在门诊病历的高血压诊断中。住院病历的诊断中是否书写危险分层尚无明确规定,多数专家不建议书写,但应在病例分析中对危险分层予以叙述。
·END·
乡医学堂基层医生-每天学点新知识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