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血压记住这几点很重
夏天来临,很多怕热的人又将进入一段煎熬的时期。而这样的炎热天气,对于高血压患者也是一个困扰,有一些注意事项还是要小心注意的,不然血压会很难控制。
饮食不要贪凉
当人从室外回家,身体是比较热的,如果大量进食很凉的食物,不仅会造成胃部血管收缩,引发腹痛腹泻,还会使全身小血管反射性收缩,引起血压上升、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
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一般来讲,夏季空调开到26℃~28℃是比较舒适的温度。如果空调温度过低,就会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当人从炎热的户外进入过凉的室内,原本处于舒张状态的血管会突然收缩,血压会急剧上升;而从室内到室外,则是由冷到热,血管又突然扩张;这样一冷一热,会使血压产生波动,如果患者刚好将药量减少的话,势必很难控制病情。
要注意补充水分
夏天人体出汗多,血液比较粘稠,多喝水有助降低血压粘稠度。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出租车、长途车司机等人群,会为了减少小便次数而较少喝水,加上长时间坐着,运动量少,这样很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作息保持规律
夏季暑热会影响人们的睡眠,相比其他季节会入睡晚、起得早,不仅睡眠时间缩短了,睡眠质量往往也会降低,夜间血压易增高,血压波动变大,从而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
尽量保持运动
天气热了,动一动都是一身汗,让人怎么都舒服不起来,别说是高血压患者了,就算是普通人都懒得运动。但运动的作用正是“给血管做体操”,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血管弹性,有效改善小血管的痉挛,让大小血管保持良好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坚持监测血压
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如能经常自测血压最好,不能自测者也应每3~5医院或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
如果发现随气温骤变,血压波动明显时,间隔时间就要缩短些。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注意降温避暑
夏季血压波动主要是因为炎热造成的,所以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对策就是避暑降温。可以采取制冷造凉、避暑纳凉、散热降温等措施。
高血压患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室温需保持在27~28℃。由于老人们往往“怕风”,建议不要在老人的卧室安装空调,而是尽量把空调安在客厅或者其他对流良好的房间,让冷空气逐步扩散至卧室。这样既能保证适宜的温度,又能避免冷风直吹,而出现关节疼痛或其他不耐受的情况。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游泳运动降温,既带走了身体的热量,又可以强身健体。
根据血压调整药量
一般来说,血压没有过分降低,仍要继续维持剂量服药。
一些人夏天血压明显偏低,这时仍服用冬天的剂量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于是就容易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导致脑梗死或心绞痛发作。而老年人自身调节能力减退,更易出现血压降低所伴随的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更要注意监测和记录血压,尤其是清晨、餐后或有不适感觉时。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然后把这些记录及时告诉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监测的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按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减药、停药。
医院内科简介医院医院特色科室,是集急诊抢救、内科门诊、内科病区、全科门诊、家庭医生为一体的全方位、特色化的大内科。汇集省、医院的医师,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8名组成的专家团,科室医疗设备先进,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能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全方位的内科诊疗服务。
目前科室开设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肾脏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等特色诊疗项目,满足了广大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尤其在呼吸系统(慢阻肺规范化诊疗)、神经系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综合治疗)、心脑血管系统(高血压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专业的治疗特色和优势。
24小时急救-
内一科:特色诊疗项目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健康咨询
内二科:特色诊疗项目脑血管系统疾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等。
健康咨询
内科系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以专家为依托,以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的为居民提供便捷、连续、优质、温馨、专业的医疗服务。
专业白马内科,健康伴您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