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预防高血压

健康父母老了,这些疾病的治疗经验请为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

你在哪里?

在父母身边吗?

70/80/90后的我们,

因为家庭,因为生活,因为梦想,

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事业中。

也许你有时也想起,

岁月不待人,父母正在老去。

但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

你只能加倍努力。

或许你不能经常陪伴父母,

但这些老年人容易碰上的“麻烦”,

请你为他们记好↓↓↓

老年痴呆

国医大师颜德馨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现今老人痴呆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大的伤害,那么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活血化瘀汤

颜德馨经验方(《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生地15克,赤芍15克,川芎9克,红花9克,水蛭粉(吞)3克,石菖蒲15克,远志9克,茯苓9克,黄连3克,通天草9克。

每日1剂,水煎服。

活血化瘀,通窍醒脑。

瘀血内阻之老年性痴呆,多梗塞性痴呆。一症见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暗晦,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本方的用药特点是水蛭配通天草,水蛭味咸性寒,人血分而长于逐痰,性迟缓则不伤正气,以祛沉故瘀积,有利而无弊。通天草乃荸荠之苗,其性轻清上逸,与水蛭合投,则能引其药性入脑,剔除脑络新旧瘀血,使瘀化络通,脑窍复开。加生地、赤芍、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醒脑安神,茯苓、黄连清心安神。

动脉硬化国医大师阮士怡

很多老年病听起来非常恐怖: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每一个都是病因复杂,风险极高,却又治疗繁琐。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都有一个根源——动脉硬化。

阮士怡教授说:

很多老年疾病的致病源都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使得血管推动血液流动的功能减弱,对各组织供养不足,最终造成各组织器官的退化,是人体整体退化的症结所在。

可见,内科常见慢性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根治必须要先解决动脉硬化问题。动脉硬化问题解决了,长寿就成功了一半。

吃“混合面”预防

对于预防动脉硬化,阮士怡教授认为:除开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还要通过饮食的调节来巩固效果,就是所谓的“药补不如食补”。

在他看来,我们常吃的精制白面是营养成分很低的一种面。相反,过去我们常食用的用高粱、黑豆所制成“混合面”却是“营养丰富”。

他说:“我吃的主食基本是混合面,五谷杂粮反而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吸收。”

动脉硬化药方:山药方

除了吃“混合面”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这里还有一贴软化血管的药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罗大伦教授为您提供。

山药煮粥

加入黄芪15克,生地黄10克,山药克,粳米50克,一起熬煮。

山药是食药两用的好食材。味道甘甜,有健脾补肾的功效,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有很大的帮助。

动脉对于人体就像社会中交通干道一样重要,如果发生阻塞,那么高血压、冠心病就都来了。所以说,治疗这些慢性病的根本就是要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

冠心病国医大师邓铁涛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一般表现为胸腔中央发生压榨性疼痛,严重的还可以迁延到脖子、下巴、手臂乃至胃部。它与心绞痛的间歇性疼痛不同,即使患者停止运动或在紧张情绪消失后也会存在。在其发作时,还可能伴有眩晕、气促、出汗、寒战、恶心及昏厥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对于冠心病,邓老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他针对南方人多为气虚痰阻的病理特点,提出了“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五脏相通,心脾相关”、“痰淤相关,以痰为主”的冠心病三大论断。在治疗上,他主张益气除痰祛淤,喜欢用温胆汤加参(党参、丹参),被同行推为“邓氏温胆汤”。

竹茹10克,枳壳6克,橘红6克,法夏或胆南星10克,云苓12克,甘草6克,丹参12克,党参15克(若口干,改党参为太子参30克)。

水煎服。

慢性支气管炎国医大师裘沛然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痰、喘,如果不加以调理治疗,很有可能会演变成“肺心病”,这时就会伴有浮肿、心悸等症状。裘教授认为,其病机的中心环节是“痰”和“气”。痰滞气道则咳、则喘,痰饮泛滥则肿、则悸。肺主气,肺气壅满、上逆,也可致咳、致喘,肺气虚弱亦能出现虚喘,气虚津化为痰,则痰益甚,两者可互为因果。

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再加上对中医文献典籍的研究,裘老提出了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主张。其方如下:

麻黄12~15克,桂枝10~20克,细辛6~12克,干姜9~15克,龙胆草9~15克,黄芩12~30克,甘草9~15克,五味子9~12克,桃、杏仁各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前胡12克,枳壳15克。

每日水煎1剂。

温肺化饮,清化痰浊。

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对于这个方子,裘老是这样解释的:方中麻黄、桂枝可以疏解表邪;细辛既可以表散风寒,又能够内化寒饮,还有止嗽之功;干姜为温化寒饮之良药;龙胆草、黄芩苦寒,降肺气,清痰热,其与细辛、干姜相伍,寒温并用,相辅相成,对慢性支气管炎极为有效;甘草是一味极好的止咳药,即使胸满痰涌之症,但用无妨;枳壳(枳实)利气宽胸;余药为化痰止咳之品。

裘老还指出,这则小青龙汤加减方将清肺与温化合用,辛散与酸收并投,化痰与顺气兼顾,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颇为契合,所以才会收到良好的疗效。在应用时,如气喘较剧,可加葶苈子、马兜铃、苏子;痰多可加竹沥、南星;肢体浮肿可加猪苓、茯苓、车前子;气虚可加参、芪;肾虚加补骨脂、巴戟天等。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yfgxy/1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