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纪事从一个高血压家族看高血压社会化管
作者:李青
一个52岁的中年女性,因高血压导致鼻腔喷射性出血,耳鼻喉科填塞止血后发现其肾功能异常而收入我科治疗,诊断高血压性肾脏病。
她已经有20年的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mmHg,但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只是头晕严重时口服一两片尼群地平,头晕一减轻便停药。
这是一个高血压家族。她母亲的兄弟姐妹有高血压,她母亲不到40岁就发现血压高,42岁时出现脑出血,后一直偏瘫在床,54岁又出现了脑血栓,57岁时再发脑血栓去世。
她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除了两个妹妹外,所有的血压都高,其中大姐、三姐和弟弟还有冠心病,大姐因心梗还放了心脏支架。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规律的用药治疗。
唯一的“另类”是二姐。二姐是个老师,从发现高血压那天起便遵照医生的嘱咐坚持用药,到目前血压稳定,还没有发现任何并发症。
她家是塘沽本地人,吃的特别咸。不仅仅如此,除了二姐,其他所有人全抽烟、喝酒,患者本人因经商的关系饮酒还比较频繁。
她的大姐来探视时,我给她姐俩谈到她家人所有的病都是由高血压引起,而高血压的发生,除了遗传以外,还与吃的咸、长期大量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她大姐听完后说:“原来是这样啊,我给我外孙吃的就咸,我还想锻炼他从小饮酒呢。”
这样的家族,不仅有高血压的遗传因素,还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他们坚持这种生活方式,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后代。像这种情况,单靠用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何况他们还不接受治疗。
如果全家人能像他们的二姐一样,改变习惯并接受药物治疗,肯定会有较好的结局。那怎样能让他们改变习惯呢?
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33.5%,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而高血压因其心、脑、肾并发症也成了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压已成为社会问题。解决也就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最新的欧美国家高血压指南都特别强调了高血压的社会化管理——以患者为中心,医院、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参与,通过科普宣传、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社会工作的方式,可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是许多国家长期与高血压作斗争的总结。
这个高血压家族就像一个高血压发病过程和疾病危害的缩影,从这个家庭不同成员的结局看,高血压的社会化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喜欢本文就分享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