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预防高血压

降压药早晨吃还是晚上吃最新研究告诉我们答

降压药到底是早晨吃,还是晚上吃?

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朋友!

欧洲心脏杂志,2万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睡前服降压药可降低45%心血管事件;睡前服药者死于心血管疾病风险比早晨服药者低66%,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狭窄、心衰和中风风险分别低44%、40%、42%和49%。

当然,这只是一个研究,并没有写入指南,所以我们只是看看而已,并不可完全相信;如果您按照您现在服用降压药的时间,您的血压平稳,自然没有必要去改服药时间。

人体的血压是一个波动的曲线,几乎每一次测量都是不一样的,所谓的正常血压就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不管是否有高血压,我们的血压大多数在24小时内都会有高点,大部分人都有晨峰!

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较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比较常见。

正常人24小时血压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多数学者认为正常人24小时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即上午6~10时上升,午后2~3时下降,4~6时又上升,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

这样描记形成的昼夜血压波动曲线状如长勺,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其实早在年,KazuomiKario教授牵头进行的一项研究即提示,对于平均年龄为71岁的高血压患者,有晨峰现象者的无症状脑卒中风险较无晨峰现象者显著升高17%,卒中风险升高2.7倍!

晨峰现象与清晨时人体内的缩血管物质增加、扩血管物质释放受到抑制以及清晨血液粘稠度增加、心搏出量增加有关。

血压的晨峰现象显著增加晨起时段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也就是说,晨起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那么如此大危害的晨峰高血压,我们怎么办呢?

治疗高血压时,除了控制平均血压外,还应注意控制晨起的血压高峰,选择长效制剂的降压药物或者调整服药时间,从而达到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的目的。

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氯沙坦、福辛普利、苯那普利等,能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其中作用时间最长的是氨氯地平、培哚普利,但这些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

所以,高血压朋友服用这些药后不要着急,起效慢一些,并不是没有效果。长效药一天只须服用一次。为了达到有效地控制24小时的血压,一般情况下药还是放在早餐前后1小时服用为好。长效制剂能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晨峰高血压,使24小时血压平稳达标。保证心、脑、肾等靶器官安全。

几点服药最好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6%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yfgxy/13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