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苗医生熊晓花党心向阳,医
把责任担在肩上,把病人放在心上;把时光留给岁月,把服务藏于乡村;朴实的语言,扎实的行动,把责任义务贯穿始终;人生兢兢业业,舍小家为大家,把无悔付诸实际行动。
她就是20年前随丈夫落根于岑巩县平庄镇后坪村,行走在山沟和乡间小路上,用脚去行医的熊晓花,也是平庄镇唯一的外来女村医,当地人也亲切地称她为“苗医生”。
心中有责爱岗敬业
熊晓花,中共党员,年6月生于贵州苗疆腹地凯里市。从医22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后坪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山间小路,村里谁腿脚不好、谁有慢性病、谁残疾、谁临产、谁家孩子该疫苗等等,她都了然于心,心中记着一本医情“账本”。
初任村医,语言反而成了她最大的阻碍,由于是纯正苗族,口音不同,方言味重,在行医过程中,特别是遇到老人,往往双方很难沟通,还得靠丈夫逐字逐句的“翻译”,大家质疑她的医术。但她不服输也不认输,给自己定方向,治疗病患先从良好的沟通开始,她利用不就诊的时间走街串巷深入村民家,聊聊家常,谈谈身体健康,就这样,全村几乎没有不认识她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熊晓花一直坚持扎根基层一线,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只要村民有需要,她就会第一时间赶赴,时常忙到不知几更,不知饭点。很多村民都把熊晓花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她在当地的口碑也越来越好,甚至引来邻村村民上门求诊。
在后坪村医务室,摆放了许多医疗方面的专业书籍,在不出诊时,她会补充学习专业知识,她说:“也怕有病人找我的时候,我看不出问题,要多去学习才行。”聊到熊晓花,村民们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好村医”。一个“好”字,一份“信任”,让熊晓花热爱这份职业,热爱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一坚守就是整整二十二年。
心中有梦不负韶华
20多年前,怀揣从医梦的熊晓花不负众望顺利考上凯里市卫校,毕业后,原本能在市里寻得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
但,当21岁的熊晓花第一次来到后坪村,看到这里山路崎岖,交通闭塞,医疗条件差,很多村民遇到伤病痛基本都是求神拜佛信“封建迷信”或者找“土方子”。土方子有时候会吃死人、医坏了人。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选择背井离乡留下来,成为了村里的“全科医生”,她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把医疗知识宣传出去,把救死扶伤践行下去,她要坚定自己立下的梦想,坚定自己心中唯一的信念。
“只要村民有需要,我会一直为村民治疗,直到我做不动走不动。”这是熊晓花质朴的语言体现出的大爱,也是她对她所热爱执着的农村卫生事业的追求。她二十二年如一日,没有假期没有休息,只有这份梦想一直支撑她默默扎根基层,默默奉献青春。和许多扎根山村的赤脚医生一样,在这条艰难又崎岖的山路上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不知沉重的医药箱把肩膀蹭掉了多少层皮,也不知消耗了多少时光岁月。一句“无悔”,让熊晓花克服艰难困苦,担起了“乡村医生”这一重任,这一担就是二十二年。
心中有党率先垂范
熊晓花的丈夫姚登祥是基层党员干部,她深受丈夫影响和鼓舞,年9月,她向后坪村党支部提交了一份手写入党志愿书,村领导在考察她时问了一句,“入了党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她坚定地说:“我知道!意味着职责、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甚至意味着牺牲。”
的确,她也是这么践行的。二十二年间,熊晓花出诊率近乎%,从不缺勤早退。每天的工作不是在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就是背上重重的医药箱到偏远山沟、到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上门出诊,义务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有时遇到家庭困难付不起诊疗费的,她还会自掏腰包给其先垫上。
在后坪村,村民碰到熊晓花总要拉上她寒暄一番,身体上出现任何头疼脑热的症状,也总是第一个想到她。在村民眼里,熊晓花的名字就是护佑他们健康的“定心丸”。村民信得过她,放心把健康问题交给她。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热爱这份职业,既然我学医,就必须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村民服务,让他们小病不出村,看病更方便。”这是熊晓花许下的承诺,也是她对自己22年的严格要求。
心中有家无私奉献
由于经常出诊,照顾家庭时间甚少,就连在坐月子期间,跟丈夫说最多的就是,“帮我去看看卫生室有没有人来找我看病”。丈夫和她的感情很好,也很能理解她为这份职业所倾注的一切,但身为丈夫,这时更多的是担心熊晓花她自己的身体。“她总是想着村民健康,很少考虑自己”,姚登祥说道。
二十二年,扎根在了这个偏远落后的山村,熊晓花用自己的脚去丈量道路的宽度,用自己的大爱去衡量家庭与村民之间的长度。22年,她每天平均要出诊6—7人,每年的出诊人次就有多,她说她也记不清究竟看了多少病又见了多少病人,但是问起她谁家谁谁谁有什么身体情况,她却能够不假思索地快速答上来。
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博爱。熊晓花用自己的无私和奉献,成全了这个封闭在山沟中小村,成全了那些上门寻医问药的村民,让无数家庭幸福安康、共享天伦之乐。
年起,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熊晓花成为后坪村村民的签约家庭医生。后坪村一共签约了户人,熊晓花对每一户每一人的情况都熟知于心,在做好日常基本诊疗工作的同时,常常入户巡诊,定期给村里的老人体检、送药。不仅如此,熊晓花还针对慢性病开展随访,自学电脑,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年10月,曾经救治过的病患86岁高龄的李永莲,在临终前,她还心心念念这位远嫁到后坪村的女村医。熊晓花对她的关心照顾,让在世前的李永莲感动万分,“像我有高血压她还大老远亲自送药来,身体哪里不舒服打她电话,马上就能赶来,她真的是个大好人,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
全国新冠疫情爆发,熊晓花作为村医时刻提醒村民带好口罩,不要随意出门,做好安全防范。并且主动上门为村民测量体温,做好记录。在她的眼里,村民的身体健康胜过一切。
在普及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很多村民不了解这方面情况,村委几次动员,村民都无动于衷,于是,熊晓花主动请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为大家讲解防疫知识以及疫苗接种好处,这才为大家下了定心丸,帮助后坪村全员顺利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为了百姓健康,熊晓花一次又一次地协助村两委做好防疫宣传,总是义务为村民测量体温,希望疫情快点散去。
通讯员杨琳
编辑吴春橙
编审杨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