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新标准发布,我突然成高血压了,
你看到
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了吗?
我突然成高血压了
……
这两天
朋友圈议论纷纷
11月1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按照新《指南》,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90mmHg往下调整至≥10/80mmHg,这意味着原本血压值处于10/80mmHg到/90mmHg区间的人群将被转入高血压人群。
为什么做出来这样的改变,专家解答对于我国国民来说检测出血压在/90和10/80的话,就会被定义为是“高血压前期人群”,这类人虽然还未被确诊为高血压,但也是处于一个危险的边缘了。
这时候要是不及时地改善生活方式等进行干预的话,也是有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的。为了规避这个会影响生命健康的风险,所以就决定将血压的诊断标准值往前挪一个“10”。
这样的话,就可以让那些检测血压在/90mmHg和10/80mmHg之间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被确诊高血压,从而进行药物、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进行干预,控制血压的波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我突然成高血压了”,要吃药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指南发布前的说法。年颁布的《国际高血压协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将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推荐为≥/90mmHg,而年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只推荐对收缩压10-19mmHg的高危者进行药物治疗。
在新的指南中,“新1级高血压”但心血管危险因素≤2个,可以先进行至6个月的生活方法干预;若血压仍大于10/80mmHg,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结合新指南的标准,收缩压在10-1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的市民,虽然被诊断为高血压,但一开始不需要立即用药,可以先观察-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建议密切监测血压,每天早晚各测一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展动态血压监测。如半年内血压依然在这个范围内,建议启动降压治疗。
医院高血压领域首席专家孙宁玲教授也称,高血压防治重点集中在/90mmHg以上,将10-19/80-89mmHg按原有标准划分为“正常高值”,中低风险者进行警示、生活方式干预,是目前适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