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与养生
温泉有益身心,温泉浴是健身护肤的最佳沐浴方式之一。中医学认为,温泉性味多辛热,有温通经络、活畅气血,使人精神愉快等功效。
一、泡温泉的好处
在泡温泉时,温泉中的矿物质会透过身体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温泉本身的矿物质透过表皮渗入身体皮肤时,其化学物质可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因此,泡温泉既能驱寒、健身,还有利于一些疾病的治疗。
1.温度作用。池水温度在37℃-40℃时,对人体有镇静作用,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精神病及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后遗症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池水温度在40℃-43℃时,称高温浴,此时对人体具有兴奋刺激的作用,对心脏、血管有较好作用,对减轻疼痛、治疗神经痛、风湿病、肠胃病均有疗效。同时,还可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作用。
2.水压和浮力的作用。入浴温泉时,水对人体产生了压力,胸腔和腹腔受到压迫,影响到循环器官和呼吸机能,有利尿和治疗浮肿的作用。水对人体产生的浮力作用,使人的体重减轻。在地下不能行走的人,在水中活动比较方便,泡温泉对半身不遂、运动麻痹和风湿病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对恢复健康有很大作用。
3.温泉的疗效。是全世界的爱好者都深信不疑的信条,只是说法不同。依照一份日本的研究显示,温泉的疗效,受到其本身的温度、酸碱值、流量、矿物成分等内在因子,有绝对的关联;而温泉所在的地形、气候等外在因素,也会影响温泉的作用。至于医疗方式,则更是千奇百怪如「浸浴、饮用、蒸浴、砂疗、泥疗」等,应有尽有。
温泉热浴可使肌肉、关节松弛,达到消除疲劳功能。
温泉热浴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常保青春。
瀑布浴可活络筋骨,减轻酸痛等症状。不过尽量避免与泉水成直角直接冲击,以斜角舒缓水压击毛巾敷于患部为宜。
露天温泉的日光浴加森林浴,对骨骼疏松症患者有特别帮助,温泉中的钙质、适当的紫外线交互作用,对身体有益。
冷热泉交替的方式,可使血管扩张收缩,增强全身肌肉,不过水温及时间以个人舒适为宜,切勿温差达大造成身体不适。
温泉中的化学物质有美容的效果。硫磺泉可软化角质,明矾泉有收敛作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效果。
二、泡温泉的注意事项
1.泡泉之前洗沐浴洁身。2.身上的金属饰品摘下来。3.忌空腹、饭后、酒后泡温泉。泡温泉与吃饭时间至少应间隔一小时,酒后须熟睡养息后才能浸泡。4.过烫过酸的温泉不要泡,温度在30~45度比较适宜。一般从低温到高温,每次15-20分钟即上岸稍作休息。5.烫身的池水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超10分钟,要及时让身体上胸露出水面或离水歇息或与较温和的池水交替浸泡。6.温泉不宜长时间浸泡,水位过胸浸泡不要超过10分钟,感觉口干、胸闷时,到池边歇歇,喝点饮料补充水分。7.皮肤干燥者浸泡温泉之后最好立刻抹上滋润乳液,以免肌肤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适。
8.泡完温泉后不必再用清水冲洗,让矿物质在皮肤上停留。但是强酸性温泉和硫化氢温泉刺激性较大,泡泉后需要冲洗,以防止过敏的发生,过敏体质的人更要注意了。9.放松自己的方法:合上双眼,以冥想的心情,缓缓地深呼吸数次。
10.温泉浴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在令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时,灵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故驾车人士一定要休息两个小时以上方可驾车。
三、适合泡温泉的症状
1.肥胖症。
2.运动系统疾病(如创伤久积、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3.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神经损伤、神经炎、各种痛症、中风后遗症等)。
4.早期轻度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硬化症等。
5.新陈代谢疾病、痛风等。
6.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症等。
7.脑力劳动者。
四、不适合泡温泉的症状
1.急性病症(如急性胃肠炎等)、出血症。
2.重症心脏病、晚期高血压、呼吸功能障碍者。
3.传染病(如急性肝炎)。
4.恶性肿瘤、癫痫病等。
5.妇女月经期。
6.酗酒后请勿立即入池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