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百岁不是梦

1

导言

1

渴望长寿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当然也包括每一位高血压患者。但是,许多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对于自己能否长寿抱着消极的态度,甚至有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就很难长寿了,因为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脑溢血、心力衰竭,还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等随时威胁着人的生命。但是为什么有的高血压病人40多岁就英年早逝,而有的高血压病人却能活到90多岁,甚至百岁高龄呢?

这是因为影响高血压病人寿命的主要原因就是并发中风和心脏病。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就可怕在并发症上。只要我们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就能延缓或减轻高血压对心血管和脑血管的损害,那么高血压病人其实就几乎和血压正常人一样(不过每天多服了降压药),也同样能够长寿的。

2

研究报道

医院一组例高血压病人经过近20年的长期随访,约80%的病人仍然健在,他们中60%的人年龄在60~80岁,最大为83岁,只有20%的高血压病人死亡,死亡的原因65%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和心脏病等并发症。从是否能坚持治疗来分析,属于长期治疗的这一组病人寿命最长,属于不治疗或不坚持治疗的这一组病死率最高,或发生高血压的并发症多。可见高血压病人的寿命与是否发生并发症、高血压病的程度以及与是否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等因素有关。

另据《玉林日报》载,容县石寨乡大华村岁老人李汉奎经常头晕,但由于对生活影响不大,她也不太在意。后来,医院医护人员为她查体时才发现,她的血压很高,舒张压达到了mmHg,并且这种头晕已经有50多年历史了。令人惊奇的是,老人不知道自己的头晕是高血压所致,所以从未服用过任何降压药物,也从未针对过高血压采用过任何治疗。如果说,老人活过岁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那老人带着她的高血压病所跨越的生命极限,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高血压患者都无需服药治疗了,而是告诉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百岁不是梦,而你可能就是这一奇迹的创造者!

3

结语

随着50年代初降血压药物的问世,至今已30多年,高血压和与它有关的疾病死亡率正在不断下降,近年来的趋势更令人乐观。目前我国城乡人民平均寿命已明显提高,只要早期发现高血压,并且积极的采取各项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长期的药物治疗、合理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病人同样能够获得长寿!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颈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撰稿:张艳徐浩

颈性眩晕定义

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和倾斜的运动幻觉。颈性眩晕指由于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颈性眩晕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颈部周围骨骼、肌肉、韧带、椎动脉解剖结构及功能异常,如颈部软组织炎症,颈椎失稳,颈椎外伤或颈椎管狭窄等,其中以颈椎病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主要原因。与颈性眩晕有关的颈椎病主要是椎动脉型和交感型。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引起一些后循环供血不全的临床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等。而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压迫进而引起供血不足。

症状特点

颈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常在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可伴有脖子发硬、耳鸣、视觉障碍(视物模糊、眼干、眼胀、眼涩)、头颈肩痛、恶心、呕吐、出汗、心悸、上肢麻木等症状。

检查手段

1.X线可见颈椎椎体、椎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

2.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

预防颈性眩晕的小方法

1.多活动颈部,特别是伏案工作年轻人、学生,中老年人更应如此。可以做“米”字颈椎操,利用碎片时间活动颈部。

2.尽量不突然扭转颈部,不过度持久地仰头。

3.天寒时,应注意颈部的保暖,因颈部受凉也是眩晕的诱发因素之一。

4.颈椎病与骨质疏松也有关系,应常喝牛奶,晒太阳,必要时服用钙剂。

5.枕头与此病也有关系,枕头的软硬度应合适,不可过高或过低,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的肩外缘的高度,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不倾斜。

颈性眩晕中医特色诊疗

1.推拿手法:

推拿对本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l)局部调整椎体关节位置手法常用的有: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龙氏正骨、拔伸旋转推扳复位法、韦氏旋转复位法、颈椎旋转微调手法等;(2)整体调整脊柱手法;(3)椎旁或局部软组织放松手法;(4)配合点穴、针灸、牵引等其他物理疗法。

2.颈椎牵引:

对老年人,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明显的病人可做颈椎牵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间隔3~5天继续牵引。

3.针灸治疗:

针灸为治疗颈性眩晕常用手段,且疗效肯定。取穴一般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上穴位为主。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百会、天柱、风池、阿是穴等。治疗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明显改善,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等症状。

4.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颈型眩晕依托于辨证论治思想,主要证型有:肝风痰瘀型、肝阳上亢型、气虚血瘀型、痰浊上蒙型、水湿内停型,采用同病异治治疗理念,取得较好疗效。

5.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一方面可直接松解颈部紧张的筋膜、肌肉,降低软组织内的压力,缓解其对椎动脉的压迫;另一方面可破坏颈椎的病理构架,重新恢复其动态平衡状态,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颈椎很重要,保健要做好,从小就注意,长大万事好!

医院·徐浩大夫长按识别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yfgxy/9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