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病因

踏入这几个高血压用药误区,你的血压基本降

如今靠谱不靠谱的高血压常识铺天盖地,很多中老年人也还是习惯“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自以为知道用药原理,其实对降压的认知还存在很多错误观念!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全国每年有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

迈过高血压用药误区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中老年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乱吃,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增加抗体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四:血压高吃药,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五: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误区六:降压药伤肾

降压药通过降压其实是有保肾的作用的,并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才是伤肾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是抗压药品的原因。切莫将误解转移至药物,从而抗拒治疗服药。

误区七: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来源:微心养老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by/13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