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七月中,腊月半,阎王不请自己见,
中华文明底蕴丰厚、历史悠久,伴随产生而来的有数不清文化财产,诸如语言、文字、诗词、歌赋、药典等,其中每一项拿出来,可以说都令世人震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国际间的交流增大,汉语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必备的语言种类之一了。而且汉字背后的含义更是千变万化,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并且痴迷其中不能自拔,而在民间还有一种语言同样令人着迷,尽管这些言语听之粗俗,但是仔细聆听品味后,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意,这样的语言被称为俗语。
俗语是古人毕生经验的积累,其更是包罗万象,有讲猎渔稼墙的、生活经验的、修身齐家的、民风民俗的、为人处世的等,就比如这句俗语“七月中,腊月半,阎王不请自己见”,其意在表达是古人的生活观经验之谈,并且用来警告后人,那么这句话是何意呢?讲的有道理吗?且听我一一道来。
七月中
七月中意思是指阴历七月十五,也就是所谓特殊节日“中元节”,民间称之为“鬼节”,其演变是因为道教有“三元说”,分别对应的是天官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十月十五下元解厄。而地官指的是地府,掌管阴间所有阴魂鬼魄,而在中元节这天鬼门关大开,有主的亡灵回到家中接受后人供奉元宝蜡烛,无主的阴魂则四处徘徊寻找祭祀物品,而民间的习俗点花灯就是为了指引亡魂回家之路。
七月十五鬼节点河灯然而这一天“鬼节”,因为迷信的说法,相信提起生死,很少有人能从容面对,特别对于老人而言,对于鬼怪比较忌讳,特别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太健康的老人,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再说七月中旬正是一年中的三伏天,天气特别炎热,特别是对于一些老人来说,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抵抗力大不如年轻之时,尽管家中有空调,但是并不能一直在屋内,长时间吹空调时间长久更加依赖空调,从而会患上所谓的“空调病”,如若适应了空调内的温度,到炎热的街道上,那么对于身体太脆弱的老人,轻则感冒,重则中暑昏迷死亡,而且在炎热的三伏天,在外工作的身体健康的年轻人都不一定能受得了,更何况老人呢。所以“七月中”也令人比较忌讳,一不小心“阎王”不收,自己反而上门了。
中元节鬼节烧纸腊月半
腊月半是指农历十二月十五,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十二月十五正好在“三九”天之内,正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而这天非常寒冷,对于年轻人而言,身强力壮活力满满自然不当回事,对于老人而言那就不同了,要知道一个人身体出毛病大多是年老体弱之时,随着天气转冷,身上的毛病开始复发,比如关节炎、颈椎疾病、风湿等,特别是关节炎风湿每次遇到阴雨雪天气都会比较疼痛,如若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时候外出,更加摔倒,轻则受伤,重则身亡。
另外腊月中基本上接近年底,在外回乡的儿女都会买上好东西来孝敬父母亲,而且过年基本上食材都比较丰厚,大鱼大肉也会满桌都是,老年人岁数大,多数都有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大鱼大肉的进食容易引起心血管病的发作。有些老人喜欢喝酒,年后有亲戚拜访,喝酒吃肉避免不了,然而热情过头,容易贪杯更加会引起不必要事情的发生,就算是年轻人心喝酒斗殴死亡的也是比比皆是,所以腊月也是“死人”的高峰期,所以“腊月中”,也是招人忌讳的日子。
总体来说这句俗语“七月半,腊月中,阎王不请自己见”,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句俗语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当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尽管三伏天炎热,也要避免经常吹空调。腊月的三九天,天冷地滑老人也要减少出门的次数,也要避免年尾大吃大喝。要知道过年本是团聚的日子,莫要因为一时的不忌口,让人后悔不已。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内容!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有何看法?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谈论!喜欢的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