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World药
一、别名:
可拉明,尼可拉明,二乙烟酰胺,烟酰乙胺。
二、类型:
呼吸中枢兴奋药。
三、作用与用途:
为延髓兴奋药。对呼吸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使呼吸加快加深,其作用迅速、温和,安全范围较大,对大脑皮层、血管运动中枢等也有较弱的兴奋作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对抗吗啡中毒效果较好;对中枢神经性循环障碍如外伤或手术所致的休克、急性传染病的心衰及虚脱等;也可用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呼吸困难以及各种慢性心脏疾患、呼吸困难等。
四、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有出汗、恶心、呕吐、咳嗽、喷噎、皮肤潮红、皮疹等。剂量过大时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震颤、肌肉僵硬或抽搐、心律不齐、高热。严重者可致癫痫样惊厥,随之出现昏迷。惊厥发作反过来加深昏迷。且对呼吸兴奋药和其他中枢兴奋药无效。惊厥发作可静注安定类或硫喷妥钠加以控制。急性血卟啉症不宜用,因可能诱发急性发作。
五、注意事项:
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悸、出汗、呕吐、肌震颤及肌僵直、咳嗽,中毒时可以出现惊厥。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但对呼吸肌麻痹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无效。
洛贝林一、别名:
祛痰碱、山梗菜碱、祛痰菜碱、北美山梗菜碱。
二、类型:
呼吸兴奋药。
三、作用:
本品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四、不良反应:
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
五、注意事项:
1.药物过量: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2.储藏:遮光,密闭保存。
盐酸肾上腺素一、类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二、作用:
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传导加速和心率增快。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β2受体,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骨骼肌和冠状动脉则扩张。激动支气管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作用于肝和脂肪β2受体,促进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
三、适应症:
1.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控制哮喘发作;
2.兴奋心脏,增加心肌收缩力及收缩速度,用于心脏复苏;
3.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解除支气管痉挛、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等;
4.加入局麻药液中可延长脊神经阻滞时间;
5.纠正主要是体外循环后所引起的低排血量综合征;
6.用于治疗低血糖症,如胰岛素作用过度所致者;
7.局部给药,收缩血管以减轻结合膜充血,以及控制皮肤黏膜的表面出血。
四、用后反应:
1.胸痛、心律失常为较少见的反应,但出现时即须引起注意,多见于给予大剂量时。
2.以下反应持续存在时须引起注意:头痛、焦虑不安、烦躁、失眠、面色苍白、恐惧、震颤、眩晕、多汗、心跳异常增快或沉重感。
五、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如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等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2.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致胎儿缺氧。动物研究显示所给药量比人类的最大剂量高25倍时,有致畸作用。因本品能松弛子宫平滑肌,延长第二产程,大剂量时减弱宫缩,故分娩时不主张应用。剖宫产麻醉过程中用本品维持血压,可加速胎儿心跳,当母体血压超过l7.3/10.7kPa(/80mmHg)时不宜用。
3.小儿给药须小心,曾有报道在哮喘小儿中应用时发生昏厥。
4.老年人对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敏感,宜慎用。
5.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时可能升高血糖和血清乳酸水平。
异丙肾上腺素一、别名:
喘息定、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治喘灵。
二、类型:
拟肾上腺素药。
三、作用:
1、支气管哮喘,适用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常气雾吸入给药,作用快而强,但持续时间短。
2、心脏骤停,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如溺水、电击、手术意外和药物中毒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伍用。
3、房室传导阻滞。
4、抗休克,可用于心源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对中心静脉压高,心输出量低者,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再用本品。
四、不良反应:
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面潮红、恶心、心率增速、震颤、多汗、乏力等。有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心悸、诱发心绞痛、头痛、震颤、头晕、虚脱、个别病例支气管收缩(痉挛);舌下给药可引起口腔溃疡、牙齿损坏;反复使气雾剂过多产生耐受性,使支气管痉挛加重,疗效降低,甚至增加死亡率。此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其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悸、潮红及诱发心绞痛。应用此药有需逐渐增加剂量的倾向,从而增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此药可致心电图出现心肌梗塞波形,或如静脉输入此药不小心,可导致心室颤动或甚至心肌坏死。它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气道阻力减低,但使通气灌注比例失常并加重低氧血症,患者感到好转而病情在恶化。此外,它有时可诱发奇怪的支气管痉挛。
五、注意事项:
1、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心房颤动患者及乳母禁用。
2、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机械性梗阻、低血容量、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结核病、糖尿病、肾功能不良患者及孕妇慎用。成人心率次/分钟以上,儿童心率次/分钟以上时,应慎用。
3、支气管哮喘患者已有明显缺氧者,用量过大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致心律失常,甚至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4、使用前宜先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用药期间须进行血压、心排出量、心电图及肺楔压定时或连续监测。
5、雾化吸入后,唾液及瘫液可能呈粉红色。反复或连续使用本品,可于24-26小时后出现耐药性。若正常用量不能解除症状时,不可继续使用或加大药量,否则可致严重不良反应。
6、舌下含服时,宜将药片嚼碎,含于舌下,才能有速效。应注意不将唾液咽下,否则,可引起上腹疼痛。长期含服可损伤牙齿,应待药物吸收后立即漱口,易减轻对牙齿及口腔的刺激。
7、一旦出现腮腺肿大,应立即停药。
8、对于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一般存在心脏收缩力不足的问题,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问题,使用异丙肾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加重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故禁用。
利多卡因一、别名:
利多卡因、赛罗卡因、昔罗卡因、盐酸利多卡因。
二、类型:
1b类抗心律失常、局麻药。
三、作用:
适用于因急性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洋地黄中毒及心脏导管等所致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其次也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用其他抗惊厥药无效者及局部或椎管内麻醉。还可以缓解耳鸣。
四、不良反应:
1、神经:视神经炎、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倦怠、语言不清、感觉异常及肌肉颤抖、惊厥、神智不清及呼吸抑制,需减药或停药。惊厥时可静注地西泮、短效巴比妥制剂或短效肌肉松弛剂。
2、心血管:①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停博、室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收缩力减低,需及时停药,必要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起博器治疗;血压下降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保持气道通畅等及其他复苏措施;②心房扑动患者用时可能使心室率增快。
3、过敏反应:有皮疹及水肿等表现应停药,高血药浓度下可引起心血管抑制和呼吸停止。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与误入血管内有完全关系。皮肤试验对预测过敏反应价值有限。
4、脊髓注射或外用利多卡因均可能导致致命的支气管痉挛。成人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但较罕见。
5、有报告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扭转性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者。
五、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充血性心衰、严重心肌受损、心动过缓、预激综合征、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二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癫痫大发作史、肝功能严重不全及休克患者禁用。
2、孕妇、乳母慎用。心、肝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量。3、新生儿用药易引起中毒。早产儿半衰期约。
3.6小时,较正常婴儿长1.8小时。老年人应根据耐受程度和需要而调整用量,大于70岁患者剂量应减半。
4、静注限用于抗心律失常。对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糖尿病患者与手指(趾)的麻醉,不宜加用血管收缩剂(如盐酸肾上腺素)。
5、用药期间应随时检查血压、心电图及血清电解质。长期用药时应监测血药浓度。
普罗帕酮一、别名:
丙胺苯丙酮,心律平。
二、类型:
1c类抗心律失常药。
三、作用:
它是一类新型结构的抗心律失常药。它属于第一类(即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在离体动物心肌的实验结果指出,0.5~1μg/ml时可降低收缩期的去极化作用,因而延长传导,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及有效不应期也稍有延长,并可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明显减少心肌的自发兴奋性。它既作用于心房、心室(主要影响浦金野纤维,对心肌的影响较小),也作用于兴奋的形成及传导。临床资料表明,治疗剂量(口服mg及静注30mg)时可降低心肌的应激性,作用持久,PQ及QRS均增加,延长心房及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它对各种类型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有对抗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其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β阻断作用有关。它尚有微弱的钙桔抗作用(比维拉帕米弱倍),并能干扰钠快通道。尚有轻度的抑制心肌作用,增加末期舒张压,减少搏出量,其作用均与用药的剂量成正比。它还有轻度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
四、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者为口干,舌唇麻木,可能是由于其局部麻醉作用所致。此外,早期的不良反应还有头痛、头晕、闪耀;其后可出现胃肠道障碍,如恶心、呕吐、便秘等。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也有出现房室阻断症状。有两例在连续服用两周后出现胆汁郁积性肝损伤的报道,停药后2~4周各酶的活性均恢复正常。据认为这一病理变化属于过敏反应及个体因素性。
(2)在试用过程中未见肺、肝及造血系统的损害,有少数病人出现上述口干、头痛、眩晕、胃肠道不适等轻微反应,一般都在停药后或减量后症状消失。有报道个别病人出现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P-R间期轻度延长,QRS时间延长等。
(3)心肌严重损害者慎用。
(4)窦房结功能障碍,严重房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禁用;严重的心动过缓,肝、肾功能不全,明显低血压患者慎用。
(5)如出现窦房性或房室性传导高度阻滞时,可静注乳酸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间羟肾上腺素等解救。
维拉帕米一、别名:
异搏定,戊脉安,凡拉帕米,异搏停。
二、类型:
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药。
三、作用:
为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由于抑制钙内流可降低心脏舒张期自动去极化速率,而使窦房结的发放冲动减慢,也可减慢传导。可减慢前向传导,因而可以消除房室结折返。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使血压下降,但较弱,一般可引起心率减慢,但也可因血压下降而反射性心率加快。对冠状动脉有舒张作用,可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此外,它尚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四、适应症:
1.口服适用于治疗:①各种类型心绞痛,包括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②房性过早搏动,预防心绞痛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③肥厚型心肌病;④高血压病。
2.静注适用于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使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减慢。
3.口服用于治疗房性早搏或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也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口吃、食管痉挛和食管失弛缓症等。静脉推注用于中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房颤伴快速室率,也用于中止触发活动引起的极短联律或特发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本品对中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奏效迅速,效果显著,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五、不良反应:
(1)心血管: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偶尔发展成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停搏;可能使预激或L-G-L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者旁路传导加速,以致心率增快;心力衰竭;低血压;下肢水肿。
(2)神经:头晕或眩晕,偶可致肢冷痛、麻木及烧灼感。
(3)过敏反应:偶可发生恶心、轻度头痛及关节痛、皮肤瘙痒及荨麻疹。
(4)内分泌:偶可致血催乳激素浓度增高或溢乳。
六、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者可引起中毒.支气管哮喘慎用,心力衰竭者慎用或禁用.传导阻滞及心原性休克者禁用.
2.有低血压、重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伴旁路前传型折返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者禁用。
3.支气管哮喘、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4.静脉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可致心搏骤停的危险。
5.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用此药,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脏阻滞、低血压、休克,甚至心脏停搏。不要用于异常通路传导伴有QRS增宽的过速性心律失常。用于肥厚性心肌病可发生严重传导紊乱。肺高压症患者用此药可发生心脏停搏及粹死。心衰患者应用,宜小心。
多巴胺一、类型:
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
二、作用:
1.在外周,本药除激动DA受体外,也激动a和β受体发挥作用。(DA:多巴胺)
2.其作用除与剂量或浓度有关外,还取决于靶器官中各受体亚型的分布和药物受体选择性的高低。低剂量时(滴注速度约为每分钟2μg/kg),主要激动血管的D1受体,而产生血管舒张效应,特别表现在肾脏、肠系膜和冠状血管床。
3.DA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Na+的排泄,故适用于低心排出量伴肾功能损害性疾病如心源性低血容量休克。
4.剂量略高时(滴注速度约为每分钟10μg/kg),由于激动心肌β1受体和促进NA释放,表现为正性肌力作用,但心率加速作用不如异丙肾上腺素显著。可使收缩压和脉压上升,但不影响或略增加舒张压,总外周阻力常不变。高浓度或更大剂量时则激动a1受体使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和尿量减少。
三、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尤其用大剂量)、全身软弱无力感;心跳缓慢、头痛、恶心呕吐者少见。长期应用大剂量或小剂量用于外周血管病患者,出现的反应有手足疼痛或手足发凉;外周血管长时期收缩,可能导致局部坏死或坏疽;过量时可出现血压升高,此时应停药,必要时给予α受体阻滞剂。
四、注意事项:
⑴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高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对该品也异常敏感。
⑵对人体研究尚不充分,动物实验未见有致畸。给妊娠鼠有导致新生仔鼠存活率降低,而且存活者潜在形成白内障的报道。孕妇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⑶该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在乳母应用未发生问题。
⑷该品在小儿应用未有充分研究。
⑸该品在老年人应用未有充分研究,但未见报告发生问题。
⑹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嗜铭细胞癌患者不宜使用:②闭塞性血管病(或有既往史者),包括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如冻疮)、糖尿病性动脉内膜炎、雷诺氏病等慎用;③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④频繁的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该品也须谨慎。
⑺在滴注该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
分享护理知识,倡导自主学习,让学习更加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