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诊断

2015高血压年会专访江滨加强社区

年,我国开始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高血压管理逐渐下沉至社区。在社区高血压的管理中,如何筛查居民、随访患者,如何加强对医生及患者的教育,目前存在哪些困难?带着这些疑问,9月18日,在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与第17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心在线”特别邀请到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滨教授,请江滨教授结合他们所开展的一些社区调查和研究,对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予以解答。

  采访专家简介   江滨,研究员,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流行病学室副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主要从事脑卒中社区防治与神经流行病学研究;年起担任《Stroke》等国外杂志编委及审稿人;目前共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全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示范社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技术及临床研究公共平台建立研究”。

  

  心在线:我国是脑卒中大国,而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您这次报告的主题是社区高血压控制与脑卒中预防,请您简要介绍下您们所开展研究的一些情况,得出的主要结果?

  江滨:高血压是人群脑卒中归因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段,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致脑卒中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几乎都是%。全球目前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一生当中将面临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脑卒中高发的国家。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因此,高血压与脑卒中社区预防与控制显得尤为迫切。可喜的是,实施人群高血压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脑卒中。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从年以来连续三十年围绕社区高血压人群开展“社区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干预试验”研究,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开展每两个月一次的定期随访管理,结合其他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以及全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可有效降低人群初发脑卒中的发病率、初发脑卒中的死亡率与再次脑卒中的复发率。   以北京、上海和长沙开展的十年干预研究为例,在15万人群中开展以高血压管理为主的多重危险因素干预及人群健康教育,与15万社区对照人群相比,干预人群的初发脑卒中风险下降11.4%,其中人群初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下降13.2%,出血性脑卒中风险下降7.2%。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十年干预试验中,初发脑卒中死亡风险下降26%,其中初发出血性脑卒中死亡风险下降39%;而初发脑卒中复发风险下降42%,效果显著。   心在线:近几年,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状况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从年开始,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这是里程碑式的改变。目前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对于高血压易患人群,主要采用什么干预措施?   江滨:在高血压管理中,检出是第一步。对于年龄≥35岁的社区人群,每年都要测量血压,以做到及时检出是否患有高血压。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心血管危险度(低危、中危、高危)来决定治疗措施,强调降压的同时,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一切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对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就可达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药物治疗。   对于新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初始用药及药物调整尤为关键。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降压药。无论哪一类降压药,降压达标是关键。推荐使用长效降压药,以增加用药的依从性。对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首次用药可通过剂量调整到最大用量来控制血压,必要时可根据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用药或使用复方制剂,使血压达标。随访中应根据血压是否达标决定随访频率。血压达标者每3个月随访1次,未达标者每2~4周随访一次。   在高血压管理中,要强化对高血压患者的宣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强化生活方式改善,二是要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另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区医生要传授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和自我管理血压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专业人员的传授或指导,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可作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延伸与补充,弥补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   心在线:对于高血压人群的管理,社区医疗服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什么措施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达标率?   江滨:对于高血压人群的管理,社区医疗服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相对缺乏,以及与高血压管理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高。   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相对缺乏是相对于社区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来说的。有两项调查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一项是我们的调查,按人群脑卒中患病率/10万和全科医生按照服务人口1比配置计算,估计1/3~1/2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项是我们年对北京市50岁以上社区人群的高血压筛查,在筛查出的高血压患者中,有30%的高血压患者是新检出的,并且随着年龄降低,新检出的高血压比例增高。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年轻的社区人群中,未被检出的高血压人群比例更高。这意味着,在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高血压没有被检出,更谈不上得到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难以满足社区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另一方面,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高,表现为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主要是为了取药,享受相对较高的医保报销比例。与此相对应的是,医院仍面临着人满为患的状况,未真正形成患者认同或依从社区医生的理想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人群中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复杂合并症如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控制率仍不理想。尽管近年来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管理的防治水平已得到较大提高,但仍有待加强社区医生对这些特殊高血压人群规范化用药及防治知识的培训。   总之,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达标率的措施首先是及时将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检出,根据社区需求进一步合理配置好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对基层医生进行高血压治疗或管理培训,或以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帮助基层医生提高他们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使得高血压患者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层面上得到合理、规范的高血压治疗或管理。   心在线: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年修订版提出了高血压分级管理的概念,如何根据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进行一级、二级管理?   江滨:根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条件和医生的情况,为方便基层医生实际操作,《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年修订版)》建议在基层高血压长期随访中,根据患者血压是否达标分为一级、二级管理。血压达标者,可每3个月随访一次;血压未达标者,建议2~4周随访一次。   随访过程中主要记录血压、用药、不良反应,同时应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d/7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