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33亿高血压,你真的幸免了吗
提起高血压,我想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疾病了吧。为什么呢?因为环顾我们的家庭或周围熟悉的人,一抓可能就有一把得高血压病的人。据我国疾控中心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病。在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当中,有50%的人有高血压。”
你可能会说,不会吧,哪有那么高比例的人得高血压?那我再告诉你,因为高血压没啥特别的症状,大部分需要通过量血压才知道,所以约有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我们就从什么叫“血压”开始来了解高血压吧
血压是指血液在人体血管内循环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我们大都已经知道血压有两个值,一个俗称“高压”,医学上称为“收缩压”,即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产生的压力;另一个称“低压”,也就是“舒张压”,即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产生的压力。
那什么叫高血压呢?
成年人,不在同一日3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如果均高于/90mmHg(只要其中的一个数值高于),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呢?
高血压又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的是因为比如肾病、内分泌系统、药物、甚至睡觉严重打呼等因素引起的高血压。只要这些因素治疗好了,血压也就不再高了。但遗憾的是,约有90%的是原发性的,遗憾的原因是如同很多其他常见的慢性病,原发性高血压同样是病因不明。
虽然不知道导致人群中有些人得高血压,另一些人不得的根本病因,但现代医学至少已从患病人群的整体情况,发现了产生高血压的病理基础。
导致高血压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这里用一根连接水龙头的橡皮水管做比喻来理解:
1.心脏泵出血液的速度和力度,如同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压。
当人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血流速度会加快,此时血压会升高。
2.动脉的通畅度和弹性,如同这根橡皮水管的新旧、弹性、有没有打折。
一些老年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血管好像生锈或老化的水管,此时血压也会升高。
3.血管中流动的血液量,如同水管内总体的水量。
一些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血管里循环的血液量就会增加,这时候也会伴发高血压。
如果你知道了高血压的危害,你还会对它掉以轻心吗?
我们人体内各个器官能正常的工作,都离不开血管将血液一刻不停地输送。而长时间血管压力的增高,会导致器官的损伤和功能的障碍。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有心、肾、脑、眼等。
1.心脏损害: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要用更大的力量将血液搏出到全身,结果心肌就肥大了。这就如同我们天天举杠铃,我们的胸肌大了是一个道理。但供应心肌的血管(冠状动脉)的流量没有增加,所以在氧耗量增加(如剧烈运动)时,会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肌梗死。
2.肾损害:长期高血压可使肾小球坏死,导致肾功能不全、衰竭。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病风险更高。
3.脑损害: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发生脑出血。
4.眼损害: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甚至会引发失明。
看了以上这些危害你有点害怕了吧,主观上想要治疗了吧?在治疗以前你可以给自己归下类,如同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看看你是高血压病中的几类分子,成分越坏,你就要越老实,除了听医生的,不许自说自话。
高血压的分级和高危因素
Ⅰ级(轻度):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90~99mmHg;
Ⅱ级(中度):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mmHg;
Ⅲ级(重度):收缩压超过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mmHg。
如果收缩压和舒张压位于不同的等级内,要以较高的等级为标准。
判断高血压是否危险,除了要看血压之外,还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危险因素:年龄>55岁(男)或者>65岁(女)、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异常等。
3.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视网病变、糖尿病等。
接下来就谈谈治疗的原则
1.改善生活方式
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尝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具体的如:戒烟、少饮酒,低盐饮食,适量的有氧运动,减肥,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对于高血压分级是Ⅰ级的,没有上面说的或者只有1~2个危险因素的,可以先不用药物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但生活方式调整没有效果时,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2.及时采取药物治疗
血压高于/mmHg(Ⅱ级以上)的患者,或虽然是Ⅰ级高血压但只要出现器官损害或者高血压相关的疾病,都属于高危,表示这个患者发生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很大,均需要药物降压治疗。
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或者说是终身的,不要认为吃药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了就擅自停药,因为我们不知道高血压的真正病因,所以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根治高血压,我们用的药物只是从不同的途径解决血压高的问题,一旦停药血压必定反弹。反复的血压波动比高血压本身更加对全身器官造成伤害。
血压控制到多少比较合适?
1.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以下;
2.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3.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制定降压目标,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80mmHg以下。
平时我们如何监测血压?
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应该每天测两次或一次血压,选择清晨血压测量和晚间测量(晚饭后到睡前)比较好。
一般清晨6:00~8:00是人体血压水平比较低的时间。
晚间血压测量有助于夜间血压的评价,对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测血压,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对一般患者来说,水银血压计不容易掌握,所以推荐患者在家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要腕式的)。最好将每天测量的数值都记录下来,用以评估药物治疗的具体疗效,便于医生根据实际血压情况调整药物。
高血压是身体的一种病理状态,它更像是一个症状,而非一个疾病。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的危害虽然很严重,但只要通过规范的治疗,血压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控制住了血压,就不会有相关的危害了。所以,高血压的你,还是像每天吃饭那样按时、按量服药控制血压吧。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白癜风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