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middot五禽戏干预原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是指由动脉血管硬化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异常造成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田琳老师在《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展望》的研究中发现,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2%,约1.3亿。一旦高血压确诊,就需要长期药物降压治疗。药物治疗不仅使患者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还会对机体产生诸多副作用,降低生活质量和影响心理情绪。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首次修订了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将运动作为非药物降压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公布高血压患者锻炼新策略,建议成年高血压患者最好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达到运动储量的40%-60%)。
罗琪发现有氧运动可降低血浆TC、TG、LDL含量。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柔和缓慢,松紧交替,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坚持锻炼能够有效延缓心脏出现心肌萎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沉积等病理现象。五禽戏中虎扑的脊柱屈伸折叠、鹿抵的躯干旋转绕环,鹿奔的四肢前后伸展,鸟飞的左右开合能充分延展和动员骨骼肌,增加游离脂肪酸的利用。虞定海教授在6个月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干预中老年人脂代谢的实验中发现,五禽戏练习可促使脂蛋白脂酶与LDL-C的亲和力,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减少向动脉壁运送胆固醇,提高血液TG,TC分解代谢。通过抑制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从而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提高血管弹性,达到降低高血压发病几率。
虽然美国运动医学会证实高血压患者采用中低强度运动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高血压患者在实际活动中难以自己掌控合适的运动强度。健身气功不追求短期内身体激烈、快速运动,而是注重在呼吸、意念配合下进行柔和舒展、圆活连贯的运动。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有意识地调节呼吸,结合运动时间的延续,可以确保较长时间地维持运动强度。长期练习能够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每搏输出量及心输出量,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表现为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舒张压影响最为显著。健身气功·五禽戏注重以意导体,用意不用力。练习过程中要联想和再现动物活动的方法,在头脑中形成一整套技术动作。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还要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这种精神内守,仿效五禽,增强意念控制能力的练习方法是对大脑的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锻炼,可以使大脑皮层细胞得到充分休息,使大脑的活动有序化,提高脑细胞的活动效率,并处于最佳整合状态,发挥其最佳潜能。单春雷等老师通过研究大脑行为对等长收缩运动时心血管反应的调控作用与机制,发现进入练功状态后脑电α波优势转移至前脑额叶,入静后,额叶皮层可以通过特定功能轴向下影响到下丘脑和垂体,促使腺垂体增加分泌脑啡肽等神经介质,这些脑内吗啡类物质能够产生快感,并通过遍布全身的受体,进一步调整神经—体液内环境的功能,提高副交感神经兴奋度,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紧张性,减少血管外周阻力,血管扩张,进而降低舒张压。除此以外,五禽戏中猿戏包含的猿提和猿摘,是模仿猿猴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的动作,通过眼神和手型的变化,锻炼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视觉器官,使大脑皮质形成特殊兴奋灶,同时其他区域抑制,促进神经系统的反应敏捷性,恢复神经系统的年轻态,防止神经反应和四肢动作的过早衰老,使交感神经的兴奋相对下降,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
健身气功独特的呼吸方式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发挥重要作用。PintoThiagoLorentz教授在研究不同呼气压力水平对个体心率变异性影响中发现,胸腔内压力的改变可作用于心、肺及血管内的机械性感受器或压力感受器。健身气功·五禽戏主要采用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使膈的上升下沉幅度增大,刺激胸腔中的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受到压力的时间就越长,静脉中的血流量就越多,副交感神经越兴奋,血管越舒张,血管所受压力就越小。再结合适当地闭气能够提高耐缺氧能力,闭气停止瞬间,血液冲击力较大,避免血管内滞留物长期储存,形成栓塞。健身气功练习中呼吸节奏与动作有规律的配合,可以造成较大的胸内负压抽吸更多的血液回心,进一步保证心脏在舒张期处于良好的充盈状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五禽戏中的五种动物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合一,其功法要求动作、呼吸与意念三调结合的练习方式不仅防病于未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更能“已病”辅助,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还是防止疾病的复发主要手段。所以健身气功高血压辅助疗法比单独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要好,临床上能够作为辅助替代疗法用于血压管理。
健身气功·五禽戏作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环境与土壤,如果仅从现代实证科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并不能充分了解其养生价值与功效,更多的机理还应对比传统古籍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再利用西方科学进行佐证,围绕“西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路,才能更有益于健身气功内在机理的揭示。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