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症状

因地制宜分级诊疗政策下的高血压达标中心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年)的通知,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高血压达标中心应运而生,自年启动,短短一多的时间,高血压达标中心从无到有不断突破。截止年3月,全国共有医院参与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已通过认证单位共55家医联体(家医院),已通过建设单位共家医联体(家医院)年度第一批次高血压达标中心注册工作将于5月28日结束,截止目前,中国高血压医院已达到家。

1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标准

为提高认证标准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完善高血压达标中心的系统化建设,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制定了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标准。本标准由基本条件与资质、高血压患者的诊治与管理、培训与教育和持续改进四大部分组成(总分分),医院医院两个角度详尽的说明了认证的要求,内容从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医联体组织机构、医联体/医共体的高血压专科条件,到随访数据库的填报与管理,再到高血压的诊治、随访及转诊和预防、高医院医院的培训、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最后到高血压达标中心应制订促进流程改进和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持续改进效果,不一而足。各意向申报单位或建设单位可根据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标准启动建设筹备。

2高血压达标中心现场核查重点

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刘蔚教授分享了高血压达标中心现场核查的经验,专家网审与现场核查是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场考察主要包括高血压规范化筛查、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以及硬件考察两方面。硬件方面的核查重点考察床位数量、检查条件及设备和患教场所等;高血压规范化筛查、评估等方的考察重点内容则为医生是否熟知高血压的筛查、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诊疗、降压药物使用等专业知识,筛查、评估、治疗流程是否有结合自身特色等方面。高血压达标中心核查要求严格且全面,充分保证了中心的高质量建设。

3如何推进分级诊疗政策下的高血压防治管理?

自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来,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分级诊疗实践模式,医院心内科王胜煌教授以本地区为例,讲解了宁波市近年来的高血压防治过程。浙江省提出“双下沉、两提升”的政策,与分级诊疗政策结合后,浙江省医联体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提升,而优质的信息化技术和平台也使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设更加容易化。在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下,宁波市建立了“1+1+X医院-社区一体化共管模式”。通过组建高血压医联体等措施来“横向优势互补”;通过制定“基层高血压诊疗路径”、“基层高血压药物治疗路径”等市级高血压适宜技术与管理路径来做到“纵向整合资源”。这种横纵联合的模式将医疗与预防有效的结合起来,推进了宁波市分级诊疗政策下的高血压防治进程。

4如何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本地区的“专属”高血压达标中心?

在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建设单位,医院心内科施佳医师分享了成功建设高血压达标中心的经验,为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借鉴方向。医院建立高血压达标中心的难点医院的转诊率低、降压药物的匹配度低,患者在社区无法全面的使用降压药物。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医院实行了医联体内专家对口指导、设置转诊信息卡。为了方便转诊,还设立高血压达标中心转诊专用诊室、建立转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z/10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