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抗肿瘤治疗相关高血压的分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
世界高血压日,肿瘤心脏病学网倾情推出“抗肿瘤相关高血压”系列科普!
·正·文·来·啦·
在众多抗肿瘤药物中,引发高血压及相关副作用最显著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阻滞剂。联合VEGF阻滞剂药物的化疗方案是导致新发高血压,以及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的高危因素,在应用该类药物的肿瘤患者中,其发生率约11~45%,其中2%~20%可发生严重的高血压。应用VEGF阻滞剂的其他心血管副作用还包括:冠心病,左心室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QT间期延长,血栓形成等。导致这些心血管毒性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55岁和女性65岁)、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家族心脏病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肥胖、久坐的生活方式,既往高血压,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4~12%的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或子痫患者发生HELLP综合征,这可能与VEGF信号通路失调相关。VEGF阻滞剂引起的心衰,也被认为与高血压诱导的心功能不全相关。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根据最新ESC/ESH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定义没有改变,即诊室血压≥/90mmHg时诊断高血压,相当于家测血压的/85mmHg以及动态血压监测的全天平均压/80mmHg。血压仍然根据诊室血压值分级,包括理想、正常、正常高值以及1-3级高血压。(表1)
表1.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为/90mmHg,对于蛋白尿的患者应更低,但不应低于/70mmHg。尽管《年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将高血压重新定义为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将高血压的防治阵线向前移了一大步,但是结合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达标率低的国情,多年来我国一直紧密结合欧洲高血压学会提出的高血压指南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故目前我国仍然倾向ESC/ESH提出的高血压指南,进行基层高血压的管理。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两次诊室血压达到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推荐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技术和经过验证的血压测量设备。推荐使用经验证的电子上臂血压计测量血压(示波法),准确度优于水银汞柱听诊法。通常使用电子血压计间断检测血压值即可,但必要时应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由于肿瘤相关的高血压与原发性及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机制及临床表现不同,根据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新发高血压和血压波动,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NationalCancerInstitute)心血管毒性工作组制定了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TerminologyCriteriaforAdverseEvents,CTCAE4.03):1)出现高血压前期(SBP~mmHg或DBP80~89mmHg)归于1级心血管毒性。2)2级心血管毒性:达到高血压1级SBP~mmHg或DBP90~99mmHg;建议药物控制;反复或持续性高血压(>24小时);既往血压正常者,DBP升高>20mmHg或>/90mmHg;需要单药治疗。3)3级心血管毒性:达到高血压2级SBP>mmHg或DBP>mmHg;建议药物控制;需要一种以上的药物治疗,或者在既往降压药治疗基础上需强化高血压治疗。4)4级心血管毒性:出现高血压后产生严重危及生命的结果(如恶性高血压,一过性或持续性神经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需要急诊手段干预。5)5级心血管毒性:高血压导致死亡。(表2)
表2.抗肿瘤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TerminologyCriteriaforAdverseEvents,CTCAE4.03)之高血压严重程度分级
由于抗肿瘤治疗的复杂情况,同时发生高血压且可能合并冠心病、血栓形成和心力衰竭等疾病,使得肿瘤治疗相关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存在很大困难,但是专家认为积极干预VEGF阻滞剂相关心血管毒性,应该从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开始着手做起,认识此类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有效干预,进而可能改善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最终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文/杨晓蕾、夏云龙)。
夏云龙教授个人简介
夏云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医院副院长,大连医院院长。毕业于瑞典隆德大学,获心脏科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工作以及研究,尤其擅长复杂心律失常以及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术、心力衰竭心室再同步化治疗以及猝死预防、肿瘤心脏病等。年发布了关于肿瘤心脏病的著作——《肿瘤心脏病治疗手册》。年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目前,受聘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组长等国家级社会职务。
敬请期待▼
抗肿瘤治疗相关高血压的临床管理
往期回顾▼
世界高血压日:抗肿瘤相关高血压之系列科普世界高血压日----浅谈肿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的防治世界高血压日抗肿瘤治疗诱发高血压的相关机制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