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并发症高血压护理攻略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血压逐渐升高,并会出现头痛等不适的症状。临床上高血压是血液透析并发症之一,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正常人的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而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治疗的目标仍有争议,K/DOQI指南建议透前血压/90mmHg。在透析期间我们一般会选择在透析前、上机后、透析过程中每小时一次及下机后监测血压。透析前血压的测量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透析之前的血压情况,有时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提醒患者透析前不要吃降压药,防止透析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及体弱的患者。透析过程中每小时测量血压一次有助于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下机后测量血压有助于观察患者透析后血压变化情况。密切监测血压情况能帮助医生明确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类型,更好的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有效控制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及提高血压达标率。
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的原因1、主要原因是细胞外液容量过多,很多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尿毒症患者由于少尿或无尿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可交换钠增多、细胞外液扩张、心排血量增加及后外周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发生高血压。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多见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显著的患者。
2、透析液钠浓度过高。
3、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4、失衡综合征,脑水肿的发生。
5、超滤过多引起肾素分泌过多。
6、透析用水处理故障造成硬水综合征。
7、降压药物随着血液透析被清除。
8、患者精神紧张焦虑。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危害1、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患者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2、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还可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的形成。
3、透析不充分伴随血压的升高,患者往往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因此提前下机导致透析效果的不理想。
4、加重贫血,由于血压太高不能用促红素治疗贫血,导致贫血加重,易诱发心脏衰竭。
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如何护理1、采取低钠透析,限制水钠的摄入量,指导患者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5g,钠的摄入量不应超过2g(来自于KDIGO对于非透析的肾病患者的建议)。
2、正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避免患者体重增长过快。绝大部分患者经充分透析达到干体重后,血压可降至正常或易于控制。
3、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患者的自我监护。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且熟练掌握血压自我测量的方法。
4、合理的使用降压药。
5、避免短时间血红蛋白过快增长超过目标值。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共同努力将血压维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保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的质量,减少因高血压带给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版权申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
tougao
lingd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