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症状

访谈医疗专家余振球助黔高血压诊疗全覆

近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专访了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疗卫生援黔专家”余振球教授。他谈到,高血压诊疗中心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防治结合、诊疗规范。余振球是我国著名高血压专家,首都医科医院高血压科创始人,在顽固性高血压、波动大高血压、重症复杂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独特的建树。他提出了早期心血管疾病的概念,使很多患者避免了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余振球教授先后出版了《实用高血压学》(第一、二、三版)、《高血压诊断与处理手册》等20多部著作。

余振球教授(右二)医院查房。(受访者供图)

搭建平台破解看高血压病难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高血压诊疗中心实现全覆盖,这无疑为贵州高血压及相关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请问余教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要在贵州建立省县(市、区)级高血压诊疗中心?

余振球:在贵州,我了解到很多慢性病患者都选择到邻省(市)甚至北京、医院就医,既昂贵,又不方便。特别是到外地就医,往往注重于完成某一项特殊检查或接受某一个专门的治疗,而高血压是慢性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要扼制住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控制血压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需要系统观察,认真随诊,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能在家门口看病、看好病,那么慢性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就能得到有效管理。

另外,在贵州,伴严重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和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很多,很多高血压患者还伴有低血钾、痛风、血尿、风湿等因素,针对这些具体和特殊的情况,一定要下大力气来研究解决,真正把患者的病看好,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医务工作者要高度高血压,积极、主动参与到高血压防治的宣教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认识高血压并接受高血压防治的意识。因此,控制高血压就能使心血管疾病得到遏制。

基于此,年8月25日,我向贵州省主要领导提出建立省级高血压专业诊疗机构的提议得到了重视和支持。之后,我往返于京黔两地,在省政府及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目前什么状况,成立后,您具体开展了那些工作?

余振球:从年9月起,我深入偏远地区,了解、探访各地的县、乡镇乃至村级医疗机构的高血压防治情况,开始在贵州各地的讲学、培训、查房,基层高血压专业诊疗机构设立的动员、扶助等。

为更好的做好高血压的防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建议医务工作者必须树立高血压是一门独立学科的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做好宣传教育,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血压的重视。

自省中心成立后,我立即着手省中心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严谨的理论授课、临床教学,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中心还派送骨干医生到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进修学习;贵州医科大学给我设立了博士点,给贵州培养留得住的高级技术人才,现在,已有3名博士和3名硕士研究生在读。这些实际有效的措施把省中心这支队伍打造成了具有国家水平的团队,高血压学科建设和临床诊疗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目前,各地建立的高血压诊疗中心和或高血压科在贵州全省形成了高血压三级防治网络,满足了贵州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好病的需求,同时发挥了协助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对所属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人才培训、业务指导、诊疗质量的督促检查等工作的作用。年4月,在全省医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贵州省卫健委副主任安仕海提出要在全省启动高血压防治中心建设工作,年底66个贫困县全部建设完成。我主动与市(州)卫健局等领导就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成立进行了沟通和动员。年9月25日,贵州省88个县(市、区)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申请与审批工作结束,实现了贵州省县(市、区)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全覆盖。

余振球教授翻看病人病历。(受访者供图)

培养人才提高高血压诊疗服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具体来说,高血压诊疗中心是如何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余振球: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专业发展是基础。业务水平是医生的立身之本,临床科室要发展壮大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来带领。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关键在人才,同时要有相应的诊疗机构作为技术和人才的支撑。贵州省这两年建立起来的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起到了连接省、地(州、市)高血压诊疗中心和乡村与社区医疗机构纽带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高血压防治任务,满足重症复杂高血压患者的就地诊治需要,还能带动脑血管病、冠心病与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在真正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高血压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医院各个科室都要以大高血压学科理念来开展工作。各个科室间要团结协作,医务工作者全面、系统掌握与高血压相关的各种疾病的诊疗知识和技能,提高素养,开拓创新,在协作中共同发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刚刚您谈到,要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关键在人才,请问如何加强高血压防治人才培养?余振球:高血压防治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参与,把高血压等慢病防治落到实处,如何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理论和诊疗水平的专业高血压防治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自年8月19-20日举办全省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学习班以后,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已在贵州各地开展了余次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学习)班。全省各市(州)、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次医务人员参加培训。88个县均以县为单位开展了系统的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作为省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领导机构,我们制定了完善的高血压防治人才培养计划,既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活动,又系统的把培训覆盖到各县乡医疗机构,为贵州省建立起了高血压防治队伍。在为省、市(州)、县(市、区)培养了大批高血压防治人才的基础上,又把高血压防治人才培养的对象深入到基层最前沿,开创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截到目前,已有10批次名来自县级医疗机构的骨干医生参加了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短期(3个月)进修学习班学习。学员覆盖各市(州)、县(区、市)医疗机构。8批次名来自各级医疗机构的主任(骨干)参加了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举办的短期(3天)主任学习班,覆盖全省各市(州)、县(区、市)医院。对乡村与社区医疗机构高血压防治骨干采取短期(1周)培训的方式,打通慢病防治最后环节,已有4批次近名骨干参加了学习。我们又以县(区、市)为单位,进行县级医疗机构、乡镇与社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高血压诊疗规范培训,这种培训已经全省覆盖。我又医院对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理论授课、教学查房、门诊教学等培训。同时了解各地高血压防治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并与当地政府及卫生管理部门积极沟通,来帮助他们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乡村与社区作为基层最前沿,要充分发挥高血压防治的骨干作用。我提出让乡镇与社区高血压防治骨干直接到省中心学习一周,打通高血压等慢病防治的最后环节。目前,已有3次批52名来自乡村与社区的医生参加学习。各地也纷纷响应,陆续选派骨干来学习。针对来自乡村与社区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把培养对象划分为三类,按以下顺序优先培训:第一,从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防治的乡镇卫生院(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的负责人;第二,从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防治的卫生院(中心)的科室负责人;第三,从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防治的骨干全科医生。培养对象结业后要在本单位查房,检查指导本单位慢病防治工作,对急危重症患者要把好安全关,就地抢救,及时联系急救中心送往上级医疗机构诊治。同时对复杂患者要组织全院(中心)的全体医生进行病情讨论,这既对患者的诊治有实际意义,又对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总之,培养的人才要能给每一位患者一个明确的诊断,一个有效的治疗与预防的方案,一个可行的随诊计划,使治疗不间断、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肾得到理想保护。

余振球教授在做高血压诊疗培训。(受访者供图)

科学管理助推诊疗品质提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在推动贵州省高血压诊疗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管理很关键,请问高血压诊疗中心如何科学管理?

余振球: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在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申请和审批全省覆盖后,为更好的指导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工作,我和各地市(州)卫健局相关领导研究中心工作开展等问题,亲自撰写《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实施指导意见》来督促、指导他们工作,促使他们的高血压诊疗质量得到保证。

首先,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的主任作为医务工作者,最根本的职责就是要看病,出门诊,对病房所有患者进行查房,对重症、复杂高血压患者重点查房,组织全科甚至全院医生进行讨论、会诊,使诊疗流程规范化,如详细询问病史、科学合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常规检查等。

其次,对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的主任的基本素质有明确要求。要指导本中心及县域内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加强学习的同时,能把学习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对国内外高血压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案,有正确合理的评价,并带动其他医务人员,引领学科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重视对乡村与社区医疗机构的作用等等。

在对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的诊疗质量进行控制方面,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以《医院高血压诊疗规范》《乡村与社区高血压防治规范》《中国高血压分级诊疗指南》作为工作规范和标准,做好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诊断内容包括查明高血压的原因、发现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等。

为使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的诊疗质量达标,诊疗中心明确提出了骨干上岗应具备的条件:

一是验收检查。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须接受省和市(州)高血压诊疗中心的检查,检查内容还包括:诊治是否按规范进行,是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

二是检查项目要准确可靠。如肾素、醛固酮的测定既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也是某些疾病筛查和确诊试验的特殊检查,要求结果必须准确可靠。

三是开展新项目的要求。开展新项目的前提是使高血压患者获益,并有能力和条件完成,同时按高血压诊疗规范进行。科学研究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更好地接受诊治服务,杜绝为科研而科研,发表学术文章和召开学术会议也应以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

余振球教授为高血压病人做诊断。(受访者供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z/11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