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高血压是一个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家对高血压的认识却有很多误区,近期因天气变冷,高血压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也明显增加,下面就常见的高血压误区作一个解答,希望大家科学防治,避免并发症。

误区一:只要没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就没有危害,不需要治疗。

????错,高血压的危害与是否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无关,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心、脑、肾血管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脑中风、肾功能不全。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其实危害更大,因为没有症状,病情容易被掩盖,往往等到中风后才发现。

误区二:降血压药吃上了就不能停。

????错,降压药不同于毒品,没有成瘾性,不存在不能停的问题。对于一些年轻、较胖的高血压病人,只要改变生活方式,通过运动减肥后,血压就可能降至正常,降压药也可能不需要了,对一些轻度高血压病人,冬天需要吃药,夏天可以不吃药。当然,对于年长及有遗传因素的高血压病人,由于引起高血压的病因不能去除,降压药停用的希望不大,但这不是降压药的错,而是因为血压高。

误区三、降压药应该吃差点,否则以后没药可吃了。

错,好的降压药主要是半衰期长、降压平稳,而且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功能,往往一天服一次。差的降压药往往是半衰期短、血压波动大,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少,一天需服三次以上。但对降压幅度而言,两者相差无几。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尽量吃好点的降压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可能升高,此时,应该加一种降压药,而不是换一种药。

误区四: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标准也越高。

????错,随着年龄增高,血压也随之升高是事实,因此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一样的,超过/90mmHg就是高血压。而且,年龄越大,血压升高对血管的危害也越大,对于一些高龄老人,降压达标实在困难的,我们可以适当放宽标准至/90mmHg以下。

误区五:服降压药后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错,服药后血压正常,是降压药作用的结果,停药后,血压又会回到服药前的水平,只有那些经过生活方式改变,成功减肥的病人,或服药后血压偏低,达/70mmHg以下的人,才可以逐渐将降压药减量,甚至停药。

误区六:我的血压波动很大,是不是药吃的不对?

????血压波动的因素很多,晚上睡眠不好、劳累、情绪激动都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另外测量血压需要休息10分钟以上,避免饱餐后马上测量血压,排除上述因素后,才考虑药物因素。

???

误区七:吃了药血压控制不理想,是不是应该换个药。

???????????这个说法不能说全错。目前降压药主要分为四类: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如果从一类换到另一类,意义不大,但是目前有两类药合在一起的复方制剂,如果从单一制剂换成复方制剂,这是合理的。

误区八:我是高血压病人,但医生还给我开了他汀类药和阿司匹林,是不是可以不吃?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我们建议65岁以上的病人或者合并多重危险因素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的病人加用他汀类药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以预防中风和心梗。

???

???希望大家听从专业的建议,切忌道听途说、讳疾忌医,只要控制好血压,就可以长期健康地生活,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

刘祖秋主任专家门诊:周一、周五上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z/12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