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道真县高血压诊疗中心专家座
年01月11日,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到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县),出席“道真县高血压诊疗中心及其14个乡镇(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心集体授牌暨道真县高血压规范诊疗再培训”。会议结束后,余振球和耿德虎院长、杨兴强副院长一起,医院心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内分泌科、透析室等科室进行教学查房。
这里的患者病情很重,经济不富裕,有的重症患者连到省会贵阳市看病都难实现。而且这里医生人手不足,医生每天收治患者数量较多,无法对每一位患者做到细致全面的诊治。百姓“在家乡看好病”的需求十分迫切,尽快提升医生诊疗水平是关键。
医院布置上干净整洁,而且是在非迎检状态下,各科室井然有序的工作,查房时年轻医生回答问题积极。通过多个科室综合查房后,余振球临时召开道真县高血压诊疗中心专家座谈会。
会议由余振球教授与耿德虎院长主持。医院杨兴强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朱美荣、肾内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急诊科医生、透析室医生积极参加此次座谈会。对大家在过去的高血压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工作建议,进行讨论并指导。
一、授课讲方法,问诊要心细心内科朱美荣主任首先发言:余振球教授从头到尾进行讲解和指导,对于这次授课和查房获益匪浅,认识到平时对患者的病史采集不详细,还有待加强。医院也开展对乡镇(社区)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医药卫生知识的宣教、培训,但很多东西没有做到实处,比如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指导规范诊治、指导患者用药及健康宣教等。下一步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于本科室而言,因为科室成立时间较短,医生年龄不大,经验相对不足,需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希望余振球能抽出一些时间给予指导。
呼吸科主任发言:接触余振球教授的教学方式,感触很深、收获很大,认识到以前问诊患者时比较简单,直接问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没有详细询问时间点。现在发现很多平时不注意的细节,此次学习改变了诊疗思路,详细问诊及了解疾病发展过程对规范诊治很有意义。
认识到单纯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各种疾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掌握很多药理知识。对呼吸内科相关疾病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心衰患者晚期被当成肺部感染治疗,以及肺部感染合并心衰、心肌缺血等症状不典型病例等诊疗思路更加开阔。
二、分析了现状,规划出未来余振球教授问呼吸科主任:对于今后工作有何计划?
呼吸科蒙主任答:虽然呼吸科独立分科5年多,但是本科室还缺乏自己专业的技术,例如对呼吸科重症患者的诊治缺乏经验,相关技术及设备等还未开展,例如呼吸科介入治疗继续进一步开展起来,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等技术也有待提高,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医院给予多方面支持。今后将会为科室医生创造条件外出进修,学习先进医疗技术及,更加规范临床诊疗等。
余振球同意抓学科建设,并表示,贵州很多冠心病、心衰患者因早期未发现,晚期以咳嗽、劳力性气促被诊断“支气管炎”,导致诊疗过程中耗时、耗财、耗力、效果还不佳等问题,加重患者及国家负担。在此建议心内科把呼吸科肺部感染患者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规范诊疗详细问一遍,两科加强联系,积极发现并改正临床中两科之间的不足之处。
强调查看患者时不能主观医院看过,诊断就不会错,要重新详细询问病史、系统检查、规范诊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大多数只是传授诊疗及分析的思路,“专家要相信,但不能迷信”。
急诊科一位刚工作1年的医生发言:听余振球教授授课以及跟随到各科室查房之后,感触颇深,例如刚才在急诊科看到的那位咳嗽、喘息的患者,如果是自己接诊,听到肺部有湿啰音,结合患者相关症状,就只会考虑是“肺部感染”,从而收入呼吸内科治疗。忽略了病史询问、生命体征的检查等。
对于急诊科目前未建立住院病房、留观病房,接触同一患者时间短,不能了解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导致看病、用药经验不足。这种情况对急诊科医生的成长有很大限制,建议急诊科需要建立明确的分诊制度,发展留观病房,既可以给患者从急诊到病房有一个过度时期,也能为急诊科医生提供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用药后病情变化的机会,还能缓解住院部病房的压力,减轻部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安全保障。
余振球问:是否和急诊科主任沟通过?院长对此持什么意见?
急诊科医生答:多次与急诊科主任交流,主任也赞同发展留观病房,但因为本科医务人员多数为乡镇(社区)卫生院选拔来的医生,有经验的医生较少,故未能实施。
三、领导很重视,未来有可期耿德虎院长发言:针对急诊科问题,多年前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医院的安全发展,其门诊、急诊及ICU的诊疗水平本应该是最高的。医院一直没有发展急诊留观病房是经过研究的。
第一是患者安全问题。在此之前很多医生都是从乡镇卫生院选拔来的,诊疗水平及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为了患者的安全,故没有开设急诊留观病房和急诊住院病房。
第二是人力缺乏问题。随着今后医务人员的增加,医院大力发展引进人才,注重医生的质和量。目前外出学习、规培的医生有30多名,即将完成学业回来,待他们学成归来以后将重点发展门诊、急诊及重症医学科,目前该项目已纳入规划中。
医院很重视。目前急诊科的主任曾在ICU担任科主任,今后院领导层要多下基层了解一线医生的想法,要多沟通,医院发展做出的考虑及决策,都应该告知本院职工,双向交流。
四、用药有讲究,专家点迷津透析室医生发言:对于患有高血压疾病的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升高、血压控制差,以及降压药物选择请余振球教授指导?
余振球指出:透析患者建议使用ACEI或ARB药物,但是需要完善肾动脉彩超才能使用。对于ACEI或ARB类药物的选择也大有讲究,例如有的能通过透析清除,透析后血压会升高,有的就不容易被透析清除。在ACEI类药物中,贝那普利、雷米普利不易被透析清除。在CCB类药物中,氨氯地平不易受透析影响。
透析室医生发言:目前透析患者均为门诊透析,很多患者透析前后均未完善相关检查,透析风险高,合并多器官疾病,病情较重,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样保证患者安全。
余振球指出,所有透析患者都应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肾病原因,对症治疗,按规范治疗,也要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诊疗活动,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
五、优秀的团队,百姓的福音耿德虎院长发言:如果今天没有参加余振球的授课、查房,将会非常遗憾,第一次接触像余振球这种专家的授课方式。
以前只知道理论授课都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枯燥、深奥。
余振球这种教学方式完全结合临床,通熟易懂。
以前对高血压的认识不深入,对于血压升高导致靶器官损害不够重视。
经过授课、查房后对高血压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对高血压规范诊治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此次多科室综合查房,也了解到我院实际医疗状况及目前需要解决的医疗技术、设备等情况。
医院发展较为困难,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包括急诊科医生提出急诊学科建设的意见,医院发展认真思考,正真为患者、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出谋、出力,医院的幸运。
今后和杨兴强书记及院领导班子,会多下科室交流,认真听取大家意见,急诊科留观室的实施要趁早,例如ICU最早起步只有1张床,现在已经发展到一层楼了。医院只有1个外科和1个内科,现在已发展为多个学科,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而来的。
医院目前人才的储备太少,但人才很重要,医院不惜高薪引进研究生、规培生、一本本科生。道真县地处偏远,很多同志都不愿意来这儿工作,如果没有朱美荣主任等人才的到来,今天心血管内科也不会有如今的发展。
今后多下科室与大家交流,听取大家的心声,了解科室需求,为大家搞好后勤保障工作。也请余振球放心,这次授课、查房认识到很多问题,受益匪浅,今后将努力提升、积极改进。
杨兴强党委书记(副院长)发言:此次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很多环节有了进一步了解,余振球教授在各科室查房不仅教大家医疗技术,还为大家提供平台,从科研、论文方面指导大家。在座的主任、医生要把握机会。
我们不辜负余振球教授的厚爱与良苦用心。医院的本职工作,今后对乡镇(社区)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不仅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要培训,在其他方面也要为道真的老百姓多做贡献。
耿德虎院长补充到:今后心血管内科为学科的重中之重,在此向余振球提两个要求:1)希望有更多的平台提升医院各科室的诊疗水平。2)希望今后余振球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再次来道真县授课、查房,指导临床、科研等工作。
余振球教授总结:对于院长提出的要求,医院,指导主任临床、科研工作,1年可以安排来道真县1次。医院领导班子站位很高、很准,对王红(首期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骨干医生短期进修学习班学员)、谭玮(第九批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骨干医生短期进修学习班学员)学习回来后的工作情况也很满意。
医院发展重视人才储备,医院管理及医务人员作风很好,也是对百姓负责的体现,这是道真县百姓的福音。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第十一批短期进修学习医院心内科医生陈高妃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高血压分级诊疗再培训:优秀的团队,百姓的福音道真仡佬医院综合查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高血压分级诊疗再培训:优秀的团队,百姓的福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