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些药,千万不能喝酒
导言
很多肾病患者未发病时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职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酒局、饭局;亲朋好友相见,喝酒热情款待;老板涨工资、媳妇生娃,开心了喝酒庆祝;股票下跌、病情恶化心情沮丧,喝酒压压惊……
肾脏具有非常重要的分泌功能,当肾脏受损后,常会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高血压、血脂异常、贫血、糖耐量异常、高血钾、高血磷等一系列问题,治疗上不可避免会用到不同种类的药物,2-3种药物基本都是比较少的呢,很多患者会服用药物多达10余种以上。
虽然,肾病患者没有要求彻底禁止喝酒,但肾病患者常常要与药物为伴,喝完酒后才想起医生警告吃药不能喝酒,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哪些药物千万不能饮酒。
哪些常见药物不能喝酒
感冒药
感冒不能乱吃药
普通人感冒后用的最多的就是镇痛药消炎药,常见的有阿斯匹林(对胃肠黏膜损害较大)、安乃近、保太松、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别嘌醇等。
肾病患者感冒后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能私自乱吃药,最可怕的是乱吃药后还粗心大意的喝酒,这样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这些感冒药和酒精会产生反应导致肝脏代谢过度,造成肝损害,同时其代谢物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损害或进一步加重病情。
尤为注意的是扑热息痛也称乙酰氨基酚,是以解热为主,抗感冒药中大都含有此药。因此在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时禁止饮酒,即使是低浓度啤酒也会引起严重肝、肾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抗生素类
头孢类最严重
抗生素分为青霉素、头孢、氨基糖苷、四环素等等很多种类,其初衷就为了抗微生物,预防感染,但目前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其中和酒精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头孢类药物。
有服用抗生素后再饮酒或饮酒后再服用抗生素,最常见出现头痛、潮红、发热、发汗、心悸心慌、血压下降、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双硫仑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常有头孢字样,如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美唑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更有甚者在吃完酒心巧克力后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安眠、止疼药
得了肾病后,生活质量略不如从前,不可避免会出现疼痛、失眠等症状,家里经常会准备这些药物,一言不合就吃药,如果此时在遇到亲朋好友一聚会就麻烦了。
这类药物种类繁多,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或具有镇痛、镇静、催眠及抗组胺药等,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苯二氮卓类(安定)、镇痛药(吗啡、杜冷丁、美散痛、芬太尼、布洛芬)、利眠宁、安眠酮、地西泮、氯丙嗪、多虑平、扑尔敏等。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其兴奋阀,使疾病不易发作。
若服用较强作用的镇静药再饮酒,会引起中枢抑制,首先是步态不稳,言无伦次,继而出现呼吸中枢抑制而产生致命危险。
降压药
低血压反应
高血压和肾病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很多肾病患者也是高血压人群,终生需要服用降压药。血压、酒精与降压药从一开始就有着纠缠不清的“三角关系”。
酒精能扩张血管,从而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饮酒后吃降压药,很容易出现低血压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猝死。肾炎、严重高血压、冠心痛和心肌梗死的病人尤其容易发生这样的危险和意外。血压突然降低,很容易导致血压出现“反跳现象”,不利于平稳控制病情。
常见的降压药有很多,如胍乙啶、硝苯地平、西尼地平、氯维地平、哌唑嗪、布那唑嗪、卡托普利、厄贝沙坦等。值得一提的是硝酸盐制剂与酒精均有血管扩张效应。如硝酸甘油与酒精并用,可引起胃肠不适、血压下降及昏厥等不良反应。
降糖药
低血糖性休克
糖尿病肾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期间。如果空腹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这种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以致发生了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患者也浑然不觉,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营养师
建议
酒与药物同服或服药期间饮酒,其危害性非常巨大。虽然没有特别强调肾病不能喝酒,但禁止酒药同服,避免服药期间钦酒,以免发生意外。
考虑到肾病患者都是“药罐”,为了健康着想,戒烟戒酒才是上上之选,对于爱喝酒的朋友不要用“医生说是少喝酒”来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