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血压多高才是高血压不是12080mm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已高达20%-25%,换句话说,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但很多人对“血压达到什么水平就算高血压”这一问题还不清楚,这就导致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很不理想,“无知”让很多患者错失了早防早治的最佳时机,直致发生心梗、脑梗等心血管急症时才追悔莫及。
今天就带您知晓高血压是如何诊断的,有何诊断标准。
根据年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的最新指南《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高血压诊断应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诊室血压:
在医院诊室里由医生为您测量血压,在1-4周的时间内,有2-3次诊室血压均≥/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注意:
(1)只有1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连续多次重复测量血压后才能诊断。
(2)每次就诊时要连续测量3次血压,每次间隔1分钟,结果取后2次测量的平均值。
(3)双臂的血压都要测量。
2、家庭自测血压:
医院见到医生就紧张,因此在诊室测量出的血压值就会偏高,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水平,故在家里自测血压也很重要。
在家自测血压时,去除第一天读数后,若测量血压平均值≥/85mmHg,就是高血压了。
3、24小时动态血压
有的患者白天血压不高,但夜间血压升高,患者却没有发现;还有的患者血压波动特别大,血压忽高忽低。这种情况下,医师往往会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样能对全天的血压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
若24小时血压平均值≥/8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此外,白天(或清醒状态)的平均值≥/85mmHg,夜晚(或睡眠状态)的平均值≥/7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发现了高血压,应该把血压控制在哪个范围呢?
不同年龄有不同要求:1、小于65岁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80mmHg,不宜</70mmHg。
2、大于65岁的患者,一般情况下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但具体应根据身体虚弱情况、自理能力和可耐受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压目标。
不同合并疾病有不同要求: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慢性肾脏病等至少一种疾病时,血压应</80mmHg(老年患者目标血压值</80mmHg),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临床研究证实对这类患者血压控制越低,获益越大,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下降10mmHg,相关的并发症风险可下降12%。
2、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目标血压值</80mmHg,但应>/70mmHg。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