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之后跑步是否有危险关键要看心率
高血压属于代谢紊乱综合症,积极运动能够消耗多余的脂肪,对于纠正代谢紊乱综合症十分有用。而在诸多运动方式中,尤以跑步,特别是慢跑最适合高血压患者。
但跑步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否则健身不成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
第一点:要看你是否能跑步
高血压患者在跑步之前,得先看看你的身体条件是否允许你跑步。总的来说,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高血压患者才建议跑步:
1、不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容易缺血,如果跑步,心肌负荷增大,可导致心绞痛问题,甚至会诱发心肌梗死。
2、无头晕、头痛等表现,这些症状,表面大脑内的血管堵塞严重,或者血压已经高到让大脑感觉难受的地步,跑步时心率加快,血压会进一步上升,有一定的危险性。
3、安静时收缩压不超过mmHg,超过mmHg已经属于3级高血压危象了,建议先把血压降下来再去运动,否则太危险了。
如果实在担心自己运动后有隐患,建议您先咨询医生。
第二点:跑步要注意运动强度
运动并非越猛越好,细水长流的运动,舒缓的运动,也能够起到不错的辅助降血压功效。从安全性上来说,也更加靠谱。
总的来说,只需要达到以下标准的即可:
客观指标:运动时心率应该控制在储备心率的50%以下。可以简单用—年龄来进行近似计算。比如说你今年62岁,确保跑步的时候,最大心率不超过。想评估自己的心率,可以选择佩戴一个电子手环,可以实时监控心率。也可以在家里买个跑步机,带测心率的那种功能。
主观感觉: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身体微出汗、微喘,自我感觉稍微有点累但可承受,跑步时可与人交谈,在休息10分钟后,心率基本能够恢复到正常。
第三点:避开清晨和下午5-6点这两个血压高峰期
受体内激素和生物钟的控制,人体的血是不断在变化的,它总体的规律是两峰一谷的。
在清晨6:00~10:00,血压上升,此时叫做晨峰血压。之后血压会缓慢下降,到了下午17:00~18:00的时候,血压会逐渐到达第二个高峰。
但这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早晨、一个是傍晚,都是之前人们经常锻炼的时机。如果你是高血压患者,则应该把锻炼时间放到这两个时段之外。
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在晚上6点半-7点左右开始。
第四点:药物不能停
跑步可以辅助降血压,但不具备治疗高血压的功效。
因此,切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服用剂量。经过一段时间慢跑后,建议去咨询如何调整降压药的用量。
第五点:循序渐进
没有运动经历的高血压人群,建议从快走开始,并不建议一开始就慢跑。只有我们身体慢慢适应了跑步过程,心率和主观感受都合格,才能逐渐加量。
在刚开始的坚持运动的时候,也可以走跑结合,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可以每周进行3~4次,一次20-30分钟的跑步。如果你能够坚持跑步1个月,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血压会出现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