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你知道吗

高血压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多种危险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正如一位专家所讲:“与其说我们是面临着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挑战,毋宁说是面临着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考验,‘现代文明病’‘的考验。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保证了全身的供血。动脉硬化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阻力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与之相应就需要更高的血压才能保证全身各脏器的血供,高血压也就出现了。高血压病的危害在于它对血管的负荷增加,同时对全身各个脏器也是一个重荷,长期作用会慢慢地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事件,因此也被称为“无声杀手”。“我年轻,我不会有高血压”、“我没有什么症状,我也不会有高血压”,“人老了,血压自然就比年轻人高,不必刻意控制血压”,这些都是关于高血压的误区。虽然饮酒、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与高血压有关,但是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肥胖成了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肥胖的人群中八成左右患有高血压。由于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控制,以及肥胖引发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致使年龄在20~30岁就发生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病例在临床上屡见不鲜。高血压易患人群有哪些?①中、老年人。老年人群中60%以上患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其中由高血压引起的相关性心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全国每年有万人因高血压引起脑中风。②饮食过咸的人。北方人易患高血压,其原因之一,与饮食过咸有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吃得过咸会导致机体钠盐过多,血管阻力增加,心血管负担加大,促使血压升高。③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的人。脾气暴躁,办事总爱瞻前顾后、反复思虑又难以下定决心以及过于焦虑、从事脑力劳动和精神高度紧张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压。此类人群如患高血压,药物治疗疗效往往欠佳。④血糖、血脂升高的人。糖尿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则患脑中风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4倍;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正比。⑤超重和肥胖的人。肥胖不但可以引起高血压,而且也易导致冠心病、胆囊炎、关节炎等诸多全身性疾病。肥胖者多数嗜睡、胃口好,易形成恶性循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法是有规律地参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⑥嗜好吸烟的人。吸咽是高血压、冠心病最显著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精神紧张和A型性格吸烟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4倍。⑦长期过量饮酒的人。长期大量饮酒,尤其贪杯易醉者,常常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⑧缺乏运动的人。晚间不睡,早晨不起或通宵达旦无节制娱乐的人,易患高血压。对普通人群,尤其是易患人群应加强高血压筛查。有条件的应同时积极采用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标准:人体正常血压值/80mmHg,≥/90mmHg为高血压,其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家庭血压>/85mmHg;动态血压白天>/85mmHg,或24小时平均值>/80mmHg为高血压诊断的阈值。当然偶尔测得血压高就不一定是高血压,偶尔测得血压高有可能是测量前心态不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所致。因此,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尤为重要。通常,自测高血压的方法为:连续测量7天,每天早上6点~9点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下午18点~21点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高血压诊断出来后就很可怕吗?其实大可不必,高血压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高血压防治目标是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可以再适当降低,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SBP)~mmHg;舒张压(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舒张压降得过低可能抵销收缩压下降得到的益处。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推荐尽早血压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治疗2~4周,评估血压是否达标,如达标,则维持治疗;如未达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1~2级高血压患者,用药后4~12周达标,治疗耐受性差或高龄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高血压确诊后,应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以及减少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非药物治疗有明确的轻度降压效果,如肥胖者体质量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膳食限盐(食盐<6g/d),收缩压可下降2~8mmH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控制血压,一定要管住嘴!限盐是预防治疗高血压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预防高血压也不是难事。

1、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2、晚餐宜少。有些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要学习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4、睡前泡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6、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高血压患者不宜剧烈运动,但是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改善血压起伏不定的状况。例如气功和太极拳。

一般对采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及早加用药物。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包括:小剂量开始、尽量用长效药、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钙拮抗剂(CCB,氨氯地平-络活喜,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汀新)、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噻嗪类利尿药(吲达帕胺、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为常用的一类高血压治疗药物,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联合方案:优先推荐以下6种①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CEI;②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RB;③ACEI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④AR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⑤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⑥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一般不主张ACEI与ARB联合使用。推荐的3种药联合方案为:二氢吡啶钙拮抗剂、ACEI(或AR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长期药物治疗应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同时考虑用药的方便性,多使用缓释、长效、复合制剂。这里应注意一些误区:“血压正常后就停药”,“看一次病,长期不复诊”,“把丹参片、保心丸等当成降压药”,“用中成药降压更好”,其实血压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中成药也有一定副作用。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及时监测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血压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饮食过量,肥胖、运动过少等,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高血脂症、高血糖是原因也是结果;防治高血压还得从源头做起,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合理膳食,减轻体重,才是抓住了根本。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市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z/1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