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心理因素导致血压升高
心理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原因。生活变故及创伤性生活事件与持久性高血压有关,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各种情绪因素,特别是愤怒、恐惧、焦虑均可升高血压;而沮丧或失望时血压的变化相对较轻。焦虑时,血压升高以收缩压为主,愤怒和敌意时,则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为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升高血压值,
应认识以下几点。
学会冷处理一些不良的情绪会通过增加有关激素的分泌,促使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使血压产生波动、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而愉悦、轻松的心境有益于稳定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避免各种强烈的或长期的精神打击或刺激,一旦遇到这些负性刺激,应学会“冷处理”。
丰富生活为了缓解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要适时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可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清闲、优雅、能陶冶情趣、宁静心神的个人爱好和业余活动,如观察花卉、鱼草,欣赏轻松的音乐,练习书法、绘画等。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适当参加一些诸如旅游、垂钓、跳舞等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疲劳、放松心身的效果。
适当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的聚集性,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和交感神经活动,扩张外周血管而导致血压缓降。
作息规律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要求,必须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按时就餐的良好习惯。对于高血压患者,生活规律是稳定血压、恢复健康的保证。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过度的思维活动或看电影、电视等。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稳定情绪,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等的摄入,适量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等,因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多吃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因为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