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高血压症状

健康中国2030丨关于全人群高血压防治

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年)》,要求到年和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和70%,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让城乡居民知晓自己的血压,更要让高血压患者知晓高血压防治的核心知识。

凡事要趁早,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更是越早越好!

(一)全人群高血压防治核心知识

(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讲解这个定义时可先从正常血压形成入手。正常血压形成机制是心脏收缩将血液通过主动脉、全身中小动脉流向全身各部,同时对动脉血管壁产生压力,这个过程形成收缩压。同时,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力又将主动脉等大血管扩张,在心脏舒张时扩张的主动脉等大血管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向远处流动,形成舒张压。血压形成的因素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大主动脉的弹性回缩作用、心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血液黏稠性与小动脉弹性阻力等5个方面。简单来说,前2个因素是作为推动血液前进的动力,后2个因素是阻碍血液前进的阻力,血压就是上述两种力对血液矛盾作用的结果。

(2)高血压发生的原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高盐、酗酒、肥胖、吸烟和精神紧张等有关。理解了正常血压形成机制就不难理解高血压发生的机制:影响血压的动力加强,阻力加大,血容量增加。

(3)高血压的预防。高血压的预防就是有效控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高血压发生。

(4)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危害主要是可以造成患者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心血管疾病可使患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患者的血压越高、病程越长,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就越严重。除高血压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腹部肥胖等也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越多,心血管疾病越严重。所以高血压的预防不仅仅只是针对高血压本身,而是需要综合防治。

(二)高血压诊疗核心知识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让城乡居民特别是高危人群获得高血压防治核心知识。要让高血压患者获得关于疾病诊断、治疗、随诊、管理等的核心知识,还要依靠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这些知识如下。

1.诊断须知

(1)诊断内容多。对每个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内容包括:①查找分析高血压原因,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②发现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等。③发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如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衰、脑卒中、肾衰竭等。④确定患者危险程度,凡是重度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的高血压、伴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害或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都属于高危或极高危人群,高危或极高危人群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与心血管疾病,所以更要认真对待。

(2)初诊患者讲清诊疗程序。①向医生认真述说病史,早期症状可帮助分析高血压病因,近期症状帮助判断心脑肾的情况。②接受详细且系统的查体,特别强调同一体位四肢血压的测量,心、肺及神经系统等都要检查。③初诊检查要全面,积极配合医师接受这些检查。

(3)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诊断明确后要一边治疗一边复诊。随时在家测血压是最好的复诊,服药方案固定后2~4周可做动态血压监测并调整药物。在用药1个月时要复查生化检查,观察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对于靶器官损害者3~6个月可复查相应项目,实现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保护心脑肾。

2.治疗到位

(1)降压药物的6个特性。①血压越高降压效果越明显,降压药物也是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②任一降压药物收缩压降10~20mmHg,舒张压降5~10mmHg。③两类药物联用降压总效果是该两类药物各效果之和。④同一种药物剂量加倍,降压效果只增加20%,但不良反应会增加。⑤对靶器官保护强调剂量要足。⑥两者联用对心脑肾的保护强于单药大剂量的效果。

(2)降压方法要正确。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保障。②正确应用降压药物是降压的核心。③中医中药对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作用。④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包括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阿司匹林和中药等要合理使用。⑤特殊高血压患者要接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并非简单服用降压药物。

(3)治疗目标要达到。①血压达标,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90mmHg以下。高危或极高危人群,血压应降到/80mmHg以下,但高血压急诊患者的首次降压幅度不超过其基础血压值的20%。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要综合控制,血糖、血脂一定要达标。③靶器官损害得到逆转,预防、减少或减轻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心脑肾得到理想保护。

3.医生警示

(1)降压药物不能停。原发性高血压不能采用病因治疗的方式,只能由药物来维持血压正常。因此,停药后血压会反弹,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对于高血压已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降压药物不仅有降压作用,还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血压正常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了保护心脏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也不能停用降压药。

(2)血压波动要在意。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忽视血压波动异常的情况,血压波动异常的原因有五点:①老年人血压波动异常,特别是季节变化或者伴有其他疾病。②应用短效降压药物又不按规律服药。③继发性高血压可出现血压波动,如甲亢、嗜铬细胞瘤。④心血管疾病发作中。继发性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对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并且发病突然。当高血压患者发现血压波动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3)血压难控制找专科。血压控制困难是指应用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正规治疗、血压仍不能低于/90mmHg以下。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生活方式未得到改善。②继发性高血压没有得到病因治疗。③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受损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④“白大衣高血压”。⑤急进性、恶性高血压等。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应及时找专业高血压诊疗机构的医生诊治。

本文摘编自余振球编著《中国高血压分级诊疗指南》第八章(北京:科学出版社,.5),内容略有删节改动。

ISBN-7-03--5

责任编辑:马晓伟 沈红芬

《中国高血压分级诊疗指南》共9章,分别阐明了分级诊疗是做好高血压防治的保障,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环节,高血压分级诊疗即各级医疗机构连续为高血压患者进行诊疗的活动。本书注重人才培养,探索高血压分级诊疗实施办法。将复杂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诊疗内容及流程以通俗易懂、实用的方式介绍给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强调各级医疗机构诊疗内容与标准的一致性,并提出了合理解决高血压分级诊疗难点的方法,同时重视健康教育,以及患者与家属的重要作用。

本书是各地区开展高血压分级诊疗的教材和参考书。可供各县级和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专业高血压诊疗机构的专家学者系统阅读,也可供各专业学科的医生查阅,同时可为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了解分级诊疗规程提供参考。

(本文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







































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gxyzz/9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