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医院新版妇
前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国外为7%?12%。本病明确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护理措施
(―)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护理
1.加强产前宣教向孕妇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及时发现异常。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加强母儿监测措施,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保证休息病情较轻的孕妇可在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为宜,休息不少于10小时。必要时也可换成右侧卧位,避免平卧位。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
3.合理饮食孕妇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补充维生素、铁及钙剂。食盐不必严格限制,但全身水肿的孕妇应限制食盐人量。
(二)子痫前期、子痫期孕妇的护理
1.孕妇应住院治疗,病室应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尽量采取左侧卧位,经常巡视孕妇,及时满足其生活需要。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2.遵医嘱按时测血压,如舒张压上升,提示病情加重。并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
3.注意胎心变化,以及胎动。
4.适当限制食盐入量(每日少于3g),每日或隔日测体重,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尿蛋白,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查肝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眼底变化等项目。
5.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6.掌握药物的治疗和护理
(1),硫酸镁是目前治疗子痫前期、子痫期的首选解痉药物。掌握硫酸镁的用药方法、毒性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2),注射法:常规硫酸镁混合液12ml(25%硫酸镁10ml十2%普鲁卡因2ml)臀部深部肌内注射,每4?6小时可重复用药。注射部位如有硬结或疼痛,可行局部热敷促进药物吸收
(3),注射法:首剂量4g(25%硫酸镁16ml+5%葡萄糠溶液20ml)静脉慢推,再给5g(25%硫酸镁20mI+5%葡萄糖溶液ml)静脉点滴,速度为lg/h,5小时滴完,每日总量25g(5静脉注射时应严格控制输入速度,以保证药物浓度,并注意勿使药液外漏。
(4),反应包括:膝反射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25ml/h或ml/24hi每次给药前及用药期间必须保证不出现毒副作用并有足够尿量。
(5),解救措施:注射前准备好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l〇ml,若出现硫酸镁中毒立即静脉注射解救。
(6),使用镇静、止搐药物主要事项:地西泮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静脉推注宜慢冬眠合剂:冬眠I号(呢替陡lOOnig十氯丙曉50mg+异丙嗪50mg)1/3量肌内注射。冬眠合剂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产妇应卧床休息不能单独下床活动,以免发生意外。镇静药物对胎儿呼吸有抑制作用,故在接近分娩时应限制使用。
7.子痫患者的护理
(1)安置患者于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刺激,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要轻柔,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刺激。
(2)患者一旦发生抽搐,应尽快控制。硫酸镁为首选药物,必要时可加用强有力的镇静药物。
(3)专人护理,防止受伤:在子痫发生后,应立即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吸氧。置开口器于口腔,防止唇舌咬伤。患者取头低侧卧位。加床档,防止抽搐时坠床。
(4)昏迷时应禁食,头偏向一侧,取出义齿,随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以免引起窒息或吸人性肺炎,加强口腔护理。
(5)保留尿管,观察尿量及性状,做好皮肤护理。
(6)观察记录抽搐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积极预防抽搐再次发生。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胎盘早剥、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若临产,应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三)产褥期的护理
1.产妇在产褥期仍需继续监测血压,产后48小时内应至少4小时观察1次血压。
2.产后48小时内应继续硫酸镁的治疗及护理,防止发生抽搐^
3.使用大量硫酸镁的产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多,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防止产后出血。
(四)健康指导
1.指导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定期做产前检查,及早治抒。
2.孕妇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左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
3.饮食应清淡,降低食盐摄人量。
4.如本次妊娠提前终止,指导产妇血压正常后1?2年后再妊娠,妊娠时应早期到高危门诊就诊检查。
主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与发生抽搐有关。
2.恐惧/焦虑与胎儿安全及自身病情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胎盘早期剥离。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