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十大误区全讲清不要再忽视这个隐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据《柳叶刀》重磅报告表示,高血压是中国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高血压患病率高,但控制率却不高,这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对高血压存在认识误区。
恰逢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为“健康生活,理想血压”,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卜培莉做客《大众名医馆》,科普讲解高血压认识的“十大误区”,快来科学认识一下吧!
误区一:我身体没有不适感觉,就不可能是高血压。
卜培莉: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有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耳鸣、手指麻木等症状,但即便有轻度不适,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高血压病人明知自己有高血压也不治疗,多数高血压都是悄然起病,直到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才被发现和重视。
误区二:高血压是遗传疾病,反正逃不掉,没必要防治。
卜培莉: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疾病。确实有研究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是高血压患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此外,高盐、长期大量饮酒、肥胖、心理因素也都是重要影响因素。比如我国居民每日盐的平均摄入量为13.3g,显著高于who最新推荐的5g/日盐的水平,中国高血压患者中近60%是盐敏感性高血压,高盐、盐敏感性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征。
误区三:我很年轻,肯定不会得高血压。
卜培莉:其实不然,近年来中青年(年龄18岁~64岁)高血压增长很快,占比已达到78%,是我们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