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血压指南不作为诊断标准,专家对治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邱越实习记者张爽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其中将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80毫米汞柱。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文称,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薛亚军告诉记者:“医生一直以来在临床上对于高血压人群推荐的目标值也是降到/80毫米汞柱以下,而不是/90毫米汞柱。所以这个数值只是一个定义的改变,并没有改变我们医生一直以来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思路。”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向记者介绍:“高血压是引起卒中和心、脑、肾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又是卒中大国。但整体来讲,高血压在我国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超过一半的患者明知道自己血压升高却没有积极治疗。”医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单明铭摄郭艺芳还介绍:“防控高血压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干预。”薛亚军也提示:“一直以来大家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肥胖人群增多,活动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都导致了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因此,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饮食、低盐低脂、增加运动、规律作息……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同时再配合药物干预进行有效的血压控制管理,才能降低心脑血管及肾脏功能损害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