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看待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诞生
现代医学把高血压称之为病,并认为高血压能引起很多重大疾病如:脑中风、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并把高血压称之谓“无形杀手”。
那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高血压病是如何诞生的呢?
近代工业的发展,使之发明了血压计,通过血压计可以测量到血管的舒张压、收缩压的数据,然后根据人体血压的平均值,定出了一个标准,高出这个标准的就称之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产生,就是因为发明了血压计,量到了血管的舒张压、收缩压。这本来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可西方医学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把它认为是科学、是医学的进步。既然是医学的新知,那么高血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实,患者不知,专家、权威更不知。于是,对病因不明的高血压就有了科学的解释—“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既然原因不明,就说是现代病、文明病。可笑啊!在西医这里就连“现代”、“文明”都要变成疾病了。
二、血压的产生
从西方医学的角度讲,血压的产生需有两个要素:一是心脏的收缩将适量的血液射入动脉系统内,它是血压的能量来源。二是周围血管(小动脉)的阻力,没有阻力则血液不能保存在血管内,也就不能产生压力。这种机械论的解释与人体实际相关甚远。其实,祖国医学从阴阳五行方面解释,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肺主呼吸,是心脏之华盖,心脏属火,火要燃烧,需要肺脏提供空气,心脏之火像汽车的油泵能将人体的气血用压力输送到全身,为身体各部提供营养,所以动脉血压的维持是为保证体内各器官的正常血流供求关系所必需。
感冒时,毛孔阻塞,体表之寒无法排除体外,身体也无法获得所需空气,此时人体就会发烧,心脏跳动加快,增加血压以促使血液循环,迫使毛孔张开,使体内之寒排出体外,汗出而烧退,身体也获得了所需的空气。此时人体自我调节完成,血压自然恢复正常。
紧张、烦躁、生气时,心脏也会加速跳动,导致血压升高,以此来排除因紧张、烦躁、生气所引起的气血循环障碍。当心平气和时,血压自平。
心属火,火需要空气助燃,只要停止空气供应几分钟,火就会熄灭,心脏就会停止跳动,体温随之下降,血压自会消失而测量不到。
血压是身体为获得空气而产生的动能反应,心脏跳动是人体吐故纳新、内外交换的本能反应。
心为火,为气的上升,在液为汗;肾为水,主纳气,为气的下降。年迈者或者心脏功能衰弱者,往往肾阳不足,心火衰弱,外邪“风、寒、暑、湿、燥、火”进入体内,无力随汗排出体外时,心肾会自我调节,加速跳动,增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排除外邪之气,吸收新鲜空气。此时血压升高,调节完成后,血压自平。
血压升高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是为了保证身体的重要器官得到必要的能量供应而发生的,是人体自身的抗病反应,应该成为医生的利用对象和服务对象。
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绞股蓝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微量元素类,其功效主要是促进人体脂肪类物质代谢、营养人体细胞,同时具有不错的解毒消炎作用,广泛应用于高血脂、脂肪肝、肥胖、便秘、失眠、乙肝、慢性呼吸道炎症(咽喉炎、肠胃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三、高血压的医学现状
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任何人患病,病情都是随着时间、环境、气候、情绪、饮食的变化而变化,药物治疗要随病情的演变而演变,西医的治疗目的只是控制高血压,而实际上疾病不会因为受控制而在某个阶段不起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西医治疗高血压要长期地用药?为什么停药后仍会上升?为什么最终反而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病死率不断上升?
医学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人的自身健康能力,而西医学目中无人,在他们那里,人只是一堆检查出来的理化数据,用一个血压指标就可以轻率否定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医学变成了千方百计找毛病,而医生只是如何把这个毛病清除掉,从表面看是为了控制病情,实际上是医务工作人员利用患者对医学的无知,蒙蔽病情,扩大病情。
西医就是这样高明。把所能制造的疾病先一一列出来,既可以吓唬病人,又可以推卸责任,并把西药造成的副作用解说成另一种疾病。因为多制造一种疾病,就可以多销售一种药品,为了制造更多的疾病,他们便诱导患者持之以恒,终身服药,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达到既害人又赚钱的目的。这就是帮助人类祛除健康的医学--西方医学才能做得出来的事。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治疗高血压病,但是预防的结果,高血压病是减少了呢?还是增加了?这里有数据为证,据调查,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多万人。全国每年因高血压病死亡的人超过万,存活的患者约万~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四、高血压的治疗
西医只按血压计的指示数据就能给你戴上高血压的帽子,毫无辨证可言,而中医的诊法是以“四诊”望、闻、问、切为基础,对疾病的认识以整体观为指导,审证求因,通过现象看本质。
血压升高,本来是人体为排除气血循环障碍而做的抗病及调节反应,中医治疗,不但不能直接降压,而且要应势利导,助其完善。血压高后用中医传统医学理论,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就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什么精密的仪器,高档的药品。中华医学几千年,早就指明了人体的脏腑经络,奇恒八脉,子午流注以及对人体的主治作用,并可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我们的祖先没有所谓先进的检测设备、治疗仪器,却对疾病的把握及治疗比之现代医学更加科学,更符合人体实际。
中医讲八纲辨证,讲阴阳寒热,讲治病必求于本。四肢离心脏较远,如果是热的,就表示人体内没有瘀血块,如果冰凉,就表示体内因为寒冷在制造瘀血块,而产生里寒的原因就是肾阳不足。
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恢复,心跳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融化,症状自然消失。
中医不需要测量血压,注重症状反应。像:头晕,肢麻,肢凉,项强,头痛,耳鸣,心绞痛等,此时如果测量血压,血压大多偏高,而在中医这里所反映的是相应部位的阴阳失衡,往往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所以并不把高血压看作是病理的破坏和治疗的对象,而把它看作是治疗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对象,所以要因势利导,助其成功,帮助完成抗病反应。
中国豪能运营总部—宁波市江东区世纪大道(温州银行十楼)
中国豪能中医中药研究院·CCTV战略合作伙伴
中药酵素浴国家技术发明专利——.5
纯中药热疗外敷膏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016788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