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个诊断标准热爆了,
综合医师报、中新网
医殇小编按:
前两天,美国医学专家将高血压标准修改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有很多人开玩笑说自己也变成高血压了,而医师报刊登了一篇张广有所写的文章称毋须特意去改变中国的规范观点也很鲜明,其实我还是蛮赞同这位作者张广有的观点的,中国的高血压规范刚刚发布,毋须跟着别人的屁股吃土,因为高血压规范的定义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本的工作还没做到更好更完美的时候,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无实际意义,甚至可能会产生医疗之外的其他问题,例如可能有更多的人会吃药了,医保资金池又会吃紧了等等之类,但是也得同样看到,老外强调生活型态的改变是第一线的治疗这种观念也很值得在医师、普通民众中推广。
美国心脏协会修改“高血压”标准,你还算健康血压吗?------中新网报道
据外媒13日报道,根据新的“高血压”定义,收缩压达到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达到80毫米汞柱,就已经符合高血压的标准,而不是以往收缩压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才算高血压。
来自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及美国心脏学院(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的医学专家,13日做出14年来首度血压标准修正。
定义标准更改之后,根据估算,如今全美大约有46%成年人都有高血压,其中许多人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下。如果依照旧标准推算,全美约有32%成年人有高血压。
不过,颁授这项新定义标准的医学专家们也指出,更改标准后变成高血压的民众当中,其实需要服药的比率并不高。医学专家表示,这些民众的状况都是属于早期阶段,只要透过生活习惯改变,例如改善饮食、多运动以及减少压力等,症状就可以获得改善。
美国心脏学院主席查柴尔(RichardChazal)指出,这些新标准的一项重要基础,就是强调生活型态的改变就是第一线的治疗,“在不必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是有机会可以降低发病发险的。”
今后在医疗院所的临床诊断中,都会受到这套新标准的影响。除了高血压定义趋于从严解释之外,医学专家在报告中也取消了过去所使用的“前期高血压”(pre-hypertension)范围,也就是收缩压在至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80至89毫米汞柱之间。
这份报告的共同主笔之一凯瑞(RobertM.Carey)表示:“我们厘清的事实便是,过去我们认为是正常或所谓的前期高血压,其实会让病人面临心脏病、死亡或残障的风险。”他表示,这些风险因素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认清了风险的所在。”
“张广有·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医师报,-11-16(3)”
实际上,AHA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治疗目标的激进做法并非没有先兆,早在年美国AHA年会正式发布SPRINT研究结果后,关于是否要进一步强化降压以及调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一直是美国乃至全球争论的热门话题。美国此次对高血压的重大更新,对进一步提高美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有积极作用,但对于中国来说,并非完全适合。
与美国相比,中国高血压防控的国情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我们2.7亿的高血压患者大多数在基层,就诊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医院,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较低,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此外,他们不仅有高血压,还面临着糖尿病、高血脂、慢阻肺、肿瘤、肾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我们当下急需实现的小目标是将高血压纳入慢病管理体系中管起来,而不是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