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健康公益信息真假高血压,你分得清
医院就诊,测血压/90mmHg(正常血压为/90mmHg),但回家后自测血压/80mmHg,医院复测血压为/85mmHg,回家后自测血压为/7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那小王到底有否高血压呢?
像小王一样,医院测的血压值与在家测的总是不一致,并且起起伏伏,这是因为什么呢?
真假高血压,你分得清吗?
Q:体检时血压突然升高,这是因为什么?
A:体检是个非常特别的状态:在各科室间来回忙碌地奔波,长时间焦急地等待,饿着肚子排队做空腹项目,抽血时还得忍受疼痛……这些都会造成血压的波动。因此,不少人都有体检时血压偏高的体验。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用过于紧张,在高血压诊断中是不以单次血压增高即刻诊断为高血压的。
Q:吃了高血压药后却变低血压了,该怎么办?
A:除了测量血压的方式和状态外,外界因素,如饮食、烟酒、压力,都会导致血压在某段时间增高。因此,在判定高血压时必须把外界因素考虑进去。如果年轻人测得血压/90mmHg至/mmHg之间,且无高血压病家族史、无症状的话,可以先不吃药,先进行一到三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尤其是限盐,同时每天测量血压,看看把外界因素去除后血压是否就会恢复正常。如果正常了,那么也是一过性增高,只要长期保持健康生活状态,无需服药。
Q:一过性增高是否增加日后成为高血压患者的概率?
A:举一个病例:有一位患者原本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金融分析,每天加班熬夜,压力特别大。没过几年,他成了高血压。有钱难买健康,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换了份朝九晚五的轻松活儿。不吃药,血压也降了下来,他心中仍有戚戚,于是问我:“这段高血压经历是不是意味着年老后他仍摆脱不了患高血压的命运呢?”
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过性血压增高和高血压之间存在明确关联。但是有些研究已发现,某些人群在一段时间内血压增高确实会增加日后患高血压的概率,例如妊娠高血压。
事实上,如果人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处于高血压状态,则意味着血管可能因长期高压影响而受到损害,即使之后血压恢复正常,如果血管结构的改变并未随之消失的话,仍会成为日后发病的基础。
Q:为什么自测血压总有落差?
A:在医院测量发现血压超出临界值的人,医院测血压进行复查外,也可以采用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早晚各测一次,连测10~14天,若血压值持续超过/90mmHg2次,亦可初步认定为高血压病。在最易放轻松的家里测血压,通常更能排除紧张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干扰。不过,缺点是测量值的准确性受测量方式以及测压时是否处于标准状态的影响较大。
如何正确地测量高血压?
1、测量标准状态:
测量前排空膀胱。
测量前半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
脑力、体力处于放松状态10分钟后进行测量。
选坐有靠背的椅子,两腿平放坐正,测量时不说话,不看电视,思想放松。
2、测量方式要点:
由于左右上臂血压可能存在不超过10mmHg差别,所以第一次测压时分别测量两侧上臂血压,确定哪一侧上臂血压较高,以后每次测压选用血压较高的同侧手臂。血压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手臂肌肉放松,手掌向上平伸。
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且松紧度以能放下被测者1根指头为宜。
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至少测量2次,若最初2次血压读数差异大于5mmHg,应间隔1分钟测量第3次,选择相邻相近的两次读数,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