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控制好高血压,千万别做这七件事
高血压降压七大误区,你犯了哪条?
人生在世,有一个事情涨不得,那就是血压;有一件事情跌不得,那就是股票。股票涨了,血压跌了,那就是双喜临门。
然而,人间经常发生的却是祸不单行!
血压的事情,咱们说了不少,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对血压的认识,还会陷入一些误区,医院汪芳医生讲讲高血压患者常犯的错误吧——
大家好,在我日常门诊中,确实会碰到很多高血压患者,他们通常会犯很多错误,我总结下来,大概有七条,也叫高血压七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没症状就是血压正常。
而事实上,绝大部分高血压是没有症状的。如果患者感觉到身体因为高血压的存在而有明显不适,情况往往已经不容乐观了。
所以,我个人建议,大家要注意测量血压,尤其是生活不规律、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建议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压
如果先前已经检查出高血压,测量频率就要更勤,最好每天都测,记录一下自己早上起床、晚上睡前或者平时容易升高的时间点的血压,监测血压波动的全天状况。
不错,我国高血压目前还处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的时代,早知道要比晚知道强,晚知道要比不知道强。
第二大误区:血压高了就用药!
因为高血压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比如≥80岁的患者,需要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才算是高血压;
而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则需要把血压控制的低
而正常人的高血压,应该是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如果您只是稍微有点高,比如高不到10mmHg,锻炼锻炼也就下来了。
不错,得了高血压,先调养,不要没事就想着治病。
第三个误区:降压药能不吃就不吃。
其实理论上就是这样,但这并不是你有了高血压而不去控制的借口。
因为如果高血压得不到控制,那就会不停的攻击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最后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肾病接连而来。
当然,总有少部分人,也会在改善生活方式后,不用药就可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自然不必要服用降压药了。
不错,小小一片药,就能避免各种心脑血管伤害,这种四两拨千斤的事情,谁不做谁傻啊!
第四大误区:降压药吃久了会上瘾,会伤肝伤肾。
医学上确实有不少让人吃了上瘾的药,但降压药真不是,由于高血压是终身疾病,所以降压药要一直吃,吃到老。
至于伤肝伤肾,忌惮吃药的说法,我想说的是做事情要权衡利弊,如果吃降压药的长远利益远远大于些许不适,那就一定要吃。
不错,用药如用兵,必须要权衡之后,才能出兵血战!
第五大误区:降压药见好就收。
很多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会采用“见好就收”的方式,也就是说,血压降下来就停药,上来就吃药。还有些患者,周一到周五上班时候吃,周六周日休息就不吃。
这种吃法看似机智,但是,它会造成血压的波动!然后你的血管就一次次受到冲击,不但血压降不下去,还会增加心脑肾并发症的危险
还有一些长期血压高的患者要么开始对血压升高置之不理,一旦发生心、脑、肾的损害了,又想尽快让血压降下去。这更不对,因为血压降得太快,会让大脑血流灌注不足,反倒会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嗯,吃降压药,偷懒的话会吃大苦头,速降血压,更容易出大问题!所以更要佛系,慢慢来,慢慢来。
第六大误区:效果不好就换药。
很多患者认为西药快,发现吃了XX降压药一周多效果不是很明显,医院,换另一种药。
事实上,降压药一般在2-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挥降压效果,所以,一周是根本看不出什么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降血压就像追女生,三心二意是不行的!
第七大误区:保健品降压效果好。
这个我就不说啥了,保健品真心除了安慰剂效果之外,没有别的用,乱吃的话还会有别的危险。
高血压是一个常见病,对于这种病,日常的防护要比治疗重要得多,而只有科普宣传到位,才能激发起百姓防护的意识。希望大家能跟高血压和平的度过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