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防治脑中风
高血压如何防治脑中风
脑中风是一种发病快速的脑血管障碍性疾病,可以分为因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栓塞,以及脑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厥而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歪眼斜、智能障碍等。
脑中风主要包括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出血性脑中风、高血压性脑中风、血管性痴呆四大类。脑中风还存在“三高”现象,即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作常高,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脑中风很容易复发,每复发一次,病情就会加重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做好预防措施。
脑中风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是诱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时给予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减少脑中风的发病率。
1、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等血管病变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患者一方面要积极治疗高血压,另一方面还应持续低盐的饮食原则,使收缩压降到毫米汞柱、舒张压降到90毫米汞柱以下。
2、血脂代谢紊乱
尤其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过高,且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含量过低,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加速了动脉硬化,导致一系列的血管疾病,当然也包括脑中风。
3、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时间一长,血液的新陈代谢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量代谢废物堆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失去弹性,血管内腔变得狭窄,血液情况更加不顺畅。加上糖尿病会使血管中出现血栓,导致血管堵塞而诱发脑栓塞。
4、气候
早春、晚秋、寒冬季节是脑中风的好发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致病与气温过低有密切关系。因为寒冷季节里,人体为了保持体温恒定,会减少散热,血管就会收缩,增加血管的阻力,而出汗减少,又会使血容量增加;此外,寒冷的天气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
也将导致血压升高,这些因素都会促使脑中风的发生。所以,在注意防寒的同时,还要按时服药,将发病率降到最低。
5、遗传因素
据统计发现,有脑中风家族史的人,患脑中风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出近10倍。不过,有脑中风家族史的人也不必太过担心,只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调整生活习惯,就能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
根据统计发现,超过60%的脑中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脑中风的复发率真与血压值呈正相关。因此,积极的治疗高血压,控制血压值,能使脑中风的复发率降低。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脑中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先接受降压治疗不过,脑中风患者治疗高血压的过程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不可一味盲目地追求低血压。
例如,患者突发急性脑中风,一周内,会出现颅内压升高、大脑缺氧、疼痛以及精神紧张等症状,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时,人体本身会对这些症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宜采取过多的降血压措施,以免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除非收缩于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毫米汞柱,否则不宜服用降血压药。
科学家对缺血性脑部损伤的病理研究发现,缺血性损伤的程度与血流减少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用脑部的血流量是50?55毫升(克脑组织/分钟)。
如果脑部供血完全阻断达5分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就开始死亡;而大脑的供血量减少到25~30毫升(克脑组织/分钟)时,可能会出现精神错乱、意识不清等症状;当供血量减少到18毫升(克脑组织/分钟)这一临界值时,就会出现神经功能衰退的严重后果。
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到正常值的10%以下时,对大脑组织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一旦血流量明显减少,即使处于临界值以上,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仍然会严重伤害脑组织。缺血性脑中风发生时,大脑核心部分的血流量严重减少,数小时内会出现一个缺血半暗带;如果血流量持续不足,缺血核心区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半暗带会逐渐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例如,给予血栓溶解治疗或服用保护神经的药物,会有明显的效果。一旦大脑出现短暂性的缺血,颅内血管网会暂时为局部脑组织供血,但如果这种症状持续1小时以上,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也需要及时处理。
一般情况下,脑中风的发病急、症状严重,也有一些患者在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或因为出血量小、症状轻微而不易觉察。所以,曾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才能避免致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的哪些事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