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标准症状病因机理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是指在血液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1、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90mmHg),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2、高血压症状: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变的信号。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多为入眠着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3、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饮食
(4)、精神应激
(5)、其他
(6)、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7)、避孕药
(8)、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9)、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10)、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11)、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12)、环境与职业:有噪音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13)、吸烟人群
4、发病机理:
(1)、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患者经1~2周休息,血压大多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约40%循环中儿茶酚氨水平升高,肌肉交感神经冲动增强,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增强,心率加快。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下神经中枢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释放儿茶酚氨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一容量关系,使血压升高。
(2)、肾性水钠潴留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4)、细胞膜离子运转异常
(5)、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