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治疗高血压

老年人的高血压不能这么治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

病例:徐老太,82岁,退休教师,患有高血压病已经20余年,长期服用氨氯地平5mg一天一次治疗,家庭自测血压多在/75mmHg,5年前曾发生脑梗塞。近1月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经常高于mmHg,伴轻微头胀,影响睡眠,但舒张压并不高,在75mmHg左右。医院改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一天一次联合卡托普利25mg一天两次治疗。治疗后血压控制于~/55~70mmHg,患者出现头晕疲乏症状。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病例解析:这是一例较常见的过度降压治疗病例。高龄老年人,从既往监测的血压状态看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平时血压控制良好,且监测规律。近一月血压升高并伴头胀、睡眠不佳症状,医院马上加强降压力度而致血压偏低并伴头晕疲乏症状。整个诊疗过程的缺陷在哪儿呢?首先是不重视问诊。许多医生以为高血压很简单,就是量个血压,看血压高低调整药就行了。其实我们还需要从病史获得更多信息。本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良好,近一月血压升高是什么原因?患者自诉收缩压经常超过mmHg,什么是“经常”?自诉“高血压引起头胀和睡眠不佳”,还是睡眠不佳引起血压升高?因此我们至少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劳累或疼痛、生活环境变化、心理情绪变化、睡眠质量变化、降压药物品种和剂量变化、合并应用其它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等。其次才考虑继发性高血压。本例最后证实是患者因亲属去世致情绪障碍,进而影响睡眠才致血压升高的。而且血压只是伴随情绪障碍时发作性升高,而其余时间血压控制尚可。第二个缺陷是降压目标过低,降压速度过快。针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要降收缩压,也要避免过度降舒张压。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降压目标是/90mmHg,尤其要避免将舒张压降至60mmHg以下。同时要教会患者识别低血压症状。本例患者经过我们找出血压波动原因后,加用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的药物,血压逐渐恢复平稳,降压药重新调整为氨氯地平5mg一天一次治疗。

讨论:

高血压的发生和年龄密切相关,各地报道在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50%以上。因此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zlgxy/7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