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高血压 > 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防治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是遗传来的,没办法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陈锋

我看门诊的时候,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一问病情,第一句话就唉声叹气:“我父亲(母亲)有高血压呀,没办法。”似乎得这个病就完全是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了。高血压有没有遗传因素?有的。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3%,一方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率是25%,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的,子女的发病率是45%—55%。

不过,高血压不同于那些经典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多囊肾等。也就是说,高血压病人的后代中有部分人存在发病倾向,即所谓基因有变异。但是即使这部分人也未必100%的发生高血压。这是因为,高血压一方面受遗传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习惯、社会因素、气候等等,它们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比遗传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血压也称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我建议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图: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我们只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完全能够不发生高血压,健康到老。

误区二:高血压没什么症状不要紧

高血压患者可以有头昏、头痛、胸闷、气短、腰酸腿软、失眠、四肢乏力等周身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无任何不适,但大多数患者以身体的某一部分症状为主。高血压诊断治疗的依据是根据血压水平而不是症状的有无或轻重。

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然而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手”,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发现的。但应该注意的是高血压一旦被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治疗。

误区三:高血压是种顽固病,降不下来

“我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一直看,可是老是降不下来。真是顽固啊。”很多病人觉得,自己得的是顽固性高血压,没法控制,非常泄气,有的干脆听之任之了。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先要搞清楚什么叫“顽固性高血压”。我们说,服全剂量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理(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血压仍然≥140/90mmHg,这种叫做顽固性高血压。欧洲有研究对1.8万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治疗、随访,发现血压真正降不下来的大约是7%。可见,真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只是极少数人。

那么为什么一些高血压会那么“顽固”?其实大约50%-7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听从医嘱,而是吃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说一天吃三次药,他偷工减料只吃一次,看看血压正常就不吃了,等到头晕了再吃药,“临时抱佛脚”。

误区四:高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马上减药

原因是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没有。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血压开始高,吃了一段时间的药血压降了下来,停药以后也不高了,这很可能是你重视饮食调理的原因,而且属于轻度高血压,没有心血管病的损害。也有的说,得了心梗血压不高了,可以不吃降压药了。绝对不行,心梗后血压下降是因为心脏收缩功能减弱,泵血的力量小了,但对血压的要求更严。因此,不要有侥幸心理,用两天药就停了,一定要坚持终身服药。定期和大夫联系,及时调整用药。还有人说,开始不能用好药,怕以后离不开这些药或病重了无药可治,这是没有道理的。

有些病人,开始也接受医生意见,服用降压药,但为时不长,发现血压下降了,便自主停药,不久又发现血压反弹了。有些如肾炎、肾动脉狭窄、精神紧张等引起的高血压,病因清楚,如果治疗措施恰当、去除病因后短时间服药,当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可以停药。但是,大多数高血压病因并不清楚,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能停药。为防止引起低血压,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减少服药次数或服药剂量。

“高血压患者要终身服药”这一理念一定要接受才行,而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才能达到目标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轻信“根治高血压”不正规的小广告宣传,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种药能根治高血压。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使得血压反复波动,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误识,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识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误区五:迷信伪科学、偏方

临床上有好多人,不相信科学,搞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裤带之类。这些物品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确切,不是公认的。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这类降压物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多半是心理作用。心理安慰剂也可以降低血压,比如每天给患者吃一点淀粉药,告诉患者这是一种好药也会有一定效果。不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药物不要用。现实生活中这个认识误区非常大。还有一些人看说明书有降压作用的就用。药品选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要看到“降压丸”就吃,凭主观判断吃药是不可取的。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没有药理知识,随便服用很容易误事。

误区六:尽量不吃或少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

“是药三分毒”这个观点在中国是深入人心。高血压药确实会造成心动过缓、低血钾、脚肿、咳嗽等副作用。但是我要说,高血压如果不控制、治疗,将发展成中风、心肌梗死、尿毒症。吃药的副作用和不吃药的后果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退一步说,病人如果有严重的不适应,医生可以通过换药来减轻。而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控制,发展到了晚期更难控制,这时候要降压用的剂量就大了,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就更大了。因此,我劝大家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而要及早长期服药,终生服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所以病人和医生之间更要有良好的沟通,密切配合。医生开出了药以后,要有一段观察时间,观察剂量是不是对头,疗效有没有到位,这需要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病人不配合,没有长性,医院,重新看病,这是非常不利于治疗的。

要知道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是非常低的。某种药物只要曾经出现过副作用,药品生产商都要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医生一旦发现有副作用苗头,会随时停药或减药,一般不会出现事故。越是说明书中详细标明副作用的药物,证明这种药比较科学,甚至更安全。药品说明书主要是给医生看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是安全的。有好多狗皮膏药声称包治百病,无任何毒副作用,事实上,很可能也没有正面作用。药物都是经过化学合成的,肯定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误区七:有病吃药就可以万事大吉,不懂得治疗和预防的结合

有的患者只讲究药物治疗,忽视了非药物治疗,认为只要将血压降下来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殊不知,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尽管血压控制了,心脑血管并发症依然没有缓解,与没有治疗一样。临床上,有的患者,一边吃药,一边烟照吸、酒照喝,治疗效果不好,不从自身找原因,却埋怨药物没有效果。

高血压的形成大多是综合因素所致,饮食偏咸、肥胖是常见的生活影响因素。有的病人虽然每天都服药,并连续数月,但是血压控制不满意。分析原因是生活习惯问题,例如嗜咸者讲究菜的味道,不愿清淡饮食;肥胖者为了不亏待自己的嘴巴,不愿节食。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提示,如果控制体重、限盐,这部分病人不服药也可能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误区八:一旦得了高血压,思想包袱沉重

少数患者担心血压升高无法控制,害怕中风、急性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终日惶恐不安,精神紧张,血压也就持续难降。高血压绝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科学的治疗,患者血压不但能平稳维持于理想水平,还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希望高血压患者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师密切配合,坚持服药,走出各种治疗误区,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误区九:老张有效老李也有效

当今的降压药已有6大类50多种,它们的药效各不相同,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相关疾病、遗传基因也存在差异,这些就决定了不同患者间治疗上明显的个体差异,医学上称之为“个体化”。因此,认为“老张有效老李也有效”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可能是危险的。曾有一例高血压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好,也自行服用,结果引起哮喘发作。因此,应该服什么药,怎么服,都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

在门诊可以经常看到一家多个高血压患者吃同样药的情况,结果有的血压控制较好,而有的控制不好。还有医院去看医生,而是跟着别人的经验自己到药店买降压药。实际上,一方面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因年龄不同、自身高危因素不同、合并性疾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目前的降压药品种很多,各种药的性能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血压病人不能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服药,而应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所以高医院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心电图以及一些生化和其他血压血管方面的检查,让医生正确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整体现状,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误区十:得了高血压,要求迅速把血压降至正常

求降心切,要求把增高的血压迅速降至正常理想水平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害的,特别是血压在mmHa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机体已经适应了高水平血压,假如下降太快,会造成机体不适应反而出现新的症状,脏器供血会受到损害。治疗应该从小剂量降压药起步,使血压缓慢平稳下降,让机体得到新的适应和平衡,才是合理的。其实有些降压药效果,也不是立即发生的,需要耐心。当然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只有急性高血压病人(包括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急症高血压病人)才须要住院尽快地将突然急剧增高的血压控制。

赞赏

长按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gqq.com/zlgxy/8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